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定中式[A单+N]中“形名组合”的选择性研究

0. 引言第1-8页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6-7页
 0.2 研究范围和本文说明第7-8页
1.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义项的典型特征第8-15页
 1.0 概述第8-11页
 1.1 形容词的多量级义项第11-13页
  1.1.1 形容词多量级义项的对称性第11-12页
  1.1.2 形容词多量级义项的句式变换第12-13页
 1.2 形容词的非量级义项第13-15页
  1.2.1 形容词非量级义项的不对称性第13页
  1.2.2 形容词非量级义项的句式变换第13-15页
2. 受单音节形容词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15-44页
 2.0 概述第15页
 2.1 受单音节形容词“大”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15-19页
  2.1.1 受单音节形容词“大”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15-16页
  2.1.2 受单音节形容词“大”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16-17页
  2.1.3 受单音节形容词“大”修饰的名词短语第17-18页
  2.1.4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大”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18-19页
 2.2 受单音节形容词“小”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19-22页
  2.2.1 受单音节形容词“小”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19-20页
  2.2.2 受单音节形容词“小”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20-21页
  2.2.3 受单音节形容词“小”修饰的名词短语第21-22页
  2.2.4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小”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2页
 2.3 受单音节形容词“好”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2-24页
  2.3.1 受单音节形容词“好”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22-24页
  2.3.2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好”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4页
 2.4 受单音节形容词“坏”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4-26页
  2.4.1 受单音节形容词“坏”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24-25页
  2.4.2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坏”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5-26页
 2.5 受单音节形容词“新”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6-30页
  2.5.1 受单音节形容词“新”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26-28页
  2.5.2 受单音节形容词“新”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28-29页
  2.5.3 受单音节形容词“新”修饰的名词短语第29页
  2.5.4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新”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29-30页
 2.6 受单音节形容词“旧”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0-32页
  2.6.1 受单音节形容词“旧”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0-31页
  2.6.2 受单音节形容词“旧”修饰的名词短语第31页
  2.6.3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旧”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1-32页
 2.7 受单音节形容词“快”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2-33页
  2.7.1 受单音节形容词“快”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2页
  2.7.2 受单音节形容词“快”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2页
  2.7.3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快”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2-33页
 2.8 受单音节形容词“慢”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3-35页
  2.8.1 受单音节形容词“慢”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3-34页
  2.8.2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慢”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4-35页
 2.9 受单音节形容词“热”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5-37页
  2.9.1 受单音节形容词“热”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5-36页
  2.9.2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热”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6-37页
 2.10 受单音节形容词“冷”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7-39页
  2.10.1 受单音节形容词“冷”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7页
  2.10.2 受单音节形容词“冷”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7-38页
  2.10.3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冷”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8-39页
 2.11 受单音节形容词“白”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39-42页
  2.11.1 受单音节形容词“白”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39-40页
  2.11.2 受单音节形容词“白”的非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40页
  2.11.3 受单音节形容词“白”修饰的名词短语第40-41页
  2.11.4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白”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41-42页
 2.12 受单音节形容词“黑”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42-44页
  2.12.1 受单音节形容词“黑”的多量级义项修饰的名词小类第42页
  2.12.2 不受单音节形容词“黑”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第42-44页
3. 单音节形容词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性机制第44-53页
 3.1 语义机制第44-49页
  3.1.1 基本语义特征第44-46页
  3.1.2 后现名词的逻辑语义分析第46-47页
  3.1.3 认知语义上的解释机制第47-49页
 3.2 结构机制第49-52页
  3.2.1 句法结构层次的选择机制第49-50页
  3.2.2 后现名词单双音节分析第50-52页
 3.3 语用机制第52-53页
  3.3.1 话语的交际功能第52页
  3.3.2 主观化的表达功能第52-53页
4. 余论第53-54页
 4.1 连续统:定中式[A单+N]组合的词汇化程度第53页
 4.2 形容词“大/小”意义的虚化过程第53-54页
附注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A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住宅小区的共有共用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