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 第12-24页 |
·现代民族声乐的界定 | 第12-13页 |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20页 |
·传统民族声乐理论为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西学东渐"加快了现代民族声乐形成的步伐 | 第15-17页 |
·广泛深入的艺术活动是现代民族声乐走向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 第17-20页 |
·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分析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的关系 | 第24-34页 |
·戏曲的概述 | 第24-25页 |
·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的关系 | 第25-30页 |
·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相通性 | 第26-28页 |
·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相异性 | 第28-30页 |
·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 第30-34页 |
·在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民族声乐 | 第30-31页 |
·丰富的戏曲唱腔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唱家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诸因素的借鉴 | 第34-54页 |
·对戏曲唱腔的借鉴 | 第34-39页 |
·唱腔素材 | 第34-35页 |
·润腔形式 | 第35-38页 |
·地方性音乐特色 | 第38-39页 |
·对戏曲表现手法的借鉴 | 第39-47页 |
·板式 | 第39-46页 |
·叙唱 | 第46页 |
·唱白互现 | 第46-47页 |
·对戏曲演唱技巧的借鉴 | 第47-51页 |
·关于"气"的借鉴 | 第47-48页 |
·关于"字"的借鉴 | 第48-50页 |
·关于"韵"的借鉴 | 第50-51页 |
·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借鉴 | 第51-54页 |
·关于"形体"的借鉴 | 第51-53页 |
·关于"情感表达"的借鉴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现代民族声乐借鉴戏曲的实例分析 | 第54-68页 |
·《木兰从军》:对豫剧音乐素材和唱腔的借鉴 | 第54-59页 |
·《枫桥夜泊》:对昆曲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 | 第59-62页 |
·歌剧《江姐》:对川剧音乐和板式的借鉴 | 第62-68页 |
第五章 新时期现代民族声乐借鉴戏曲的启示和思考 | 第68-74页 |
·借鉴戏曲,处理好现代民族声乐中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关系 | 第68-70页 |
·借鉴戏曲,实现科学方法与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 | 第70-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