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活动变人形》中的隐喻认知探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6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国外的隐喻研究第8-11页
     ·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第9-10页
     ·理查兹和布莱克的隐喻“互动论”第10页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认知理论第10-11页
     ·福柯尼耶与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第11页
   ·国内的隐喻研究第11-14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2 隐喻认知研究第16-20页
   ·概念隐喻理论第16-17页
     ·始发域和目标域第16页
     ·经验基础第16-17页
     ·映射第17页
   ·概念隐喻的分类第17-20页
     ·结构隐喻第18-19页
     ·方位隐喻第19页
     ·本体隐喻第19-20页
3 《活动变人形》中的隐喻分类第20-38页
   ·结构隐喻第20-31页
     ·将抽象事物看作金钱第20页
     ·将争吵看作战争第20-21页
     ·将情绪看作温度第21页
     ·将死亡看作离开第21页
     ·将经验看作植物第21-22页
     ·将交流看作发送第22页
     ·将运动的物体看作时间第22页
     ·将抽象概念看作实物第22-24页
     ·将抽象事物看作水第24-25页
     ·关于“人”的隐喻第25-28页
     ·关于“生活”的隐喻第28-29页
     ·关于“话语”的隐喻第29页
     ·关于“情感”的隐喻第29-30页
     ·借代第30-31页
   ·方位隐喻第31-34页
     ·关于“上——下”的隐喻第31-32页
     ·关于“前——后”的隐喻第32页
     ·关于“开——关”的隐喻第32页
     ·关于“深——浅”的隐喻第32页
     ·关于“中心——边缘”的隐喻第32-33页
     ·关于“过来——过去”的隐喻第33页
     ·关于“起来”的隐喻第33-34页
   ·本体隐喻第34-38页
     ·将“身体”看作容器第34-35页
     ·将“空间”看作容器第35-36页
     ·将“时间”看作容器第36页
     ·将“话语”看作容器第36-37页
     ·将“范围”看作容器第37页
     ·其它容器隐喻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附录第3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亚留学生汉语程度副词习得研究
下一篇:中亚留学生汉语阅读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