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12-15页 |
1.3.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第2章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设计理论基础 | 第15-31页 |
2.1 汽车排气消声器的设计要求 | 第15-17页 |
2.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流体分析理论 | 第17-21页 |
2.2.1 FLUENT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2.2.2 流体分析控制方程 | 第18-21页 |
2.3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声学分析理论 | 第21-26页 |
2.3.1 平面波理论及传播特性 | 第21-22页 |
2.3.2 排气噪声产生的机理及特性 | 第22页 |
2.3.3 排气消声器评价指标 | 第22-26页 |
2.4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力学分析理论 | 第26-28页 |
2.4.1 HyperMesh软件介绍 | 第26-27页 |
2.4.2 叶轮叶片受力分析 | 第27-28页 |
2.5 空气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9-31页 |
第3章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的初步设计 | 第31-49页 |
3.1 叶轮的类型 | 第31-32页 |
3.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材料的选择 | 第32-38页 |
3.2.1 叶轮材料的选择 | 第32-35页 |
3.2.2 消声材料的选择 | 第35-38页 |
3.3 叶轮的初步设计 | 第38-44页 |
3.3.1 叶轮最大尺寸选定 | 第38-39页 |
3.3.2 叶轮叶片的初步设计 | 第39-40页 |
3.3.3 叶轮轴的初步设计 | 第40-42页 |
3.3.4 叶轮叶片进口安装角 | 第42-43页 |
3.3.5 叶轮的建立 | 第43-44页 |
3.4 叶轮外壳的初步设计 | 第44-47页 |
3.4.1 叶轮的进口攻角确定 | 第44-45页 |
3.4.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的进气导流管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7-49页 |
第4章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分析 | 第49-77页 |
4.1 消声器端尾气检测实验 | 第50-52页 |
4.1.1 试验目的和设备 | 第50-51页 |
4.1.2 试验方案 | 第51页 |
4.1.3 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4.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流体分析 | 第52-60页 |
4.2.1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进气导流管流体分析 | 第52-56页 |
4.2.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叶轮流体分析 | 第56-60页 |
4.3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噪声分析 | 第60-70页 |
4.3.1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进气导流管噪声分析 | 第61-65页 |
4.3.2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叶轮噪声分析 | 第65-70页 |
4.3.3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噪声分析 | 第70页 |
4.4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力学分析 | 第70-76页 |
4.4.1 叶片强度分析 | 第70-75页 |
4.4.2 叶轮模态分析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第5章 叶轮式排气发电消声器结构优化 | 第77-91页 |
5.1 叶轮的优化 | 第77-86页 |
5.1.1 叶轮结构的优化 | 第77-83页 |
5.1.2 叶轮的消声性能 | 第83-86页 |
5.2 进气导流管的优化 | 第86-88页 |
5.3 功率损失 | 第88-89页 |
5.4 积碳和积水的处理 | 第89页 |
5.4.1 积碳处理 | 第89页 |
5.4.2 积水处理 | 第89页 |
5.5 输出转矩和发电 | 第89-90页 |
5.6 本章小节 | 第90-9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总结 | 第91页 |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