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选题缘由 | 第11-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1.3.1 积木游戏 | 第14-15页 |
1.3.2 数学能力 | 第15-16页 |
1.3.3 空间技能 | 第16-17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 第17-27页 |
2.1 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 第17-21页 |
2.1.1 对动作发展的作用 | 第17页 |
2.1.2 对社会和语言发展的作用 | 第17-18页 |
2.1.3 对数学能力发展的作用 | 第18-20页 |
2.1.4 对空间技能发展的作用 | 第20-21页 |
2.2 影响幼儿积木游戏建构水平的因素 | 第21-25页 |
2.2.1 性别 | 第21-23页 |
2.2.2 年龄及个人经验 | 第23-24页 |
2.2.3 成人的指导 | 第24-25页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25-2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7-32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3.1 文献法 | 第27-28页 |
3.3.2 实验法 | 第28页 |
3.4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3.5 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3.6 实验材料与工具 | 第29-30页 |
3.6.1 早期儿童数学能力测试量表(Test of Early Math Ability-Ⅲ,简称TEMA) | 第29-30页 |
3.6.2 空间技能测试量表(The 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ealeof Intelligence-IV,简称WPPSI) | 第30页 |
3.7 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3.7.1 前测阶段 | 第30页 |
3.7.2 干预阶段 | 第30-31页 |
3.7.3 后测阶段 | 第31页 |
3.8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数学能力和空间技能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4.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数学能力和空间技能总分 | 第32-33页 |
4.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数学能力各个维度分数 | 第33-35页 |
4.2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的同质性检验 | 第35-36页 |
4.3 积木游戏干预后数学能力分数的比较 | 第36-38页 |
4.3.1 干预前后两组幼儿数学能力分数差异的分析 | 第36-37页 |
4.3.2 积木游戏干预后数学能力各维度分数差值比较 | 第37-38页 |
4.4 积木游戏干预后两组空间技能分数增长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比较 | 第38-40页 |
4.5 数学能力与空间技能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5. 讨论 | 第41-47页 |
5.1 积木游戏干预对大班幼儿数学能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5.2 积木游戏干预对大班幼儿空间技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 幼儿的数学能力与空间技能的关系 | 第45-47页 |
6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第47-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教育建议 | 第47-52页 |
6.2.1 增加幼儿主题积木游戏的机会 | 第47-48页 |
6.2.2 有效利用积木游戏,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和空间技能 | 第48-50页 |
6.2.3 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和指导能力 | 第50-52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5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1: 主题积木游戏干预方案 | 第61-68页 |
附录2: 主题积木搭建作品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