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共同体基本理论体系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一、专业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页 |
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涵 | 第13-17页 |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13-16页 |
二、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依据 | 第17-19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二、现实依据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表现形式 | 第19-24页 |
一、校内合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19-21页 |
二、校际合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21-22页 |
三、在线合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调查 | 第24-44页 |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的目的 | 第24页 |
第二节 问卷制定的过程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25-27页 |
一、问卷对象 | 第25-26页 |
二、访谈对象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南充市两所中学共同体发展对比调查分析 | 第27-41页 |
一、情况分析 | 第27-31页 |
二、存在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31-41页 |
第五节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41-44页 |
一、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创新模式的缺乏 | 第41页 |
二、以“考分”为本的问责制度 | 第41-42页 |
三、教师赋权不足,内驱力不足 | 第42-43页 |
四、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作用不够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优化策略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培育良好的合作氛围 | 第44-48页 |
一、树立共同愿景 | 第44-45页 |
二、变革教师观念 | 第45-46页 |
三、建立良好教育人际关系 | 第46-47页 |
四、熔炼历史教师团队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提供有力的支持性条件 | 第48-52页 |
一、结构性支持 | 第48-49页 |
二、制度性支持 | 第49-52页 |
第三节 搭建多元交流平台 | 第52-54页 |
一、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 第52页 |
二、多渠道辅助发展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一、中文部分 | 第56-58页 |
二、外文部分 | 第58-61页 |
附录一 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问卷 | 第61-64页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三 访谈记录(文字整理稿) | 第65-78页 |
一、访谈资料编号:NCGZ-P-1 | 第65-67页 |
二、访谈资料编号:NCGZ-Z-2 | 第67-69页 |
三、访谈资料编号:NCGZ-K-3 | 第69-71页 |
四、访谈资料编号:NCYZ-D-1 | 第71-73页 |
五、访谈资料编号:NCYZ-M-2 | 第73-76页 |
六、访谈资料编号:NCYZ-L-3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