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情况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第8页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第8-12页
        1.2.1 形容词重叠式本体研究综述第8-10页
        1.2.2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本体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3 对外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教学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 研究涉及的材料及语料来源第13-14页
        1.4.1 研究涉及的材料第13页
        1.4.2 语料来源第13-14页
第二章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探究第14-21页
    2.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第14-15页
        2.1.1 充当定语第14页
        2.1.2 充当状语第14页
        2.1.3 充当补语第14-15页
        2.1.4 充当谓语第15页
        2.1.5 充当宾语第15页
    2.2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第15-16页
    2.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变化的理据第16-19页
        2.3.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变化理据第16-18页
        2.3.2 《词汇大纲》中可以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第18-19页
    2.4 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留学生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使用情况考察第21-39页
    3.1 对留学生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使用的语料库考察第21-23页
        3.1.1 语料来源第21页
        3.1.2 相关说明第21-22页
        3.1.3 调查结果第22页
        3.1.4 语料库调查反映的问题第22-23页
    3.2 留学生单音节形容词使用的问卷调查第23-36页
        3.2.1 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3-24页
        3.2.2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4-36页
    3.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习得中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3.3.1 汉语教师的教学不够全面第36页
        3.3.2 未明确区分可重叠和不可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第36-37页
        3.3.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习得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7-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教材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考察第39-59页
    4.1 《博雅汉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考察第39-46页
        4.1.1 《博雅汉语》介绍第39-40页
        4.1.2 《博雅汉语》中可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分布第40-45页
        4.1.3 《博雅汉语》中可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分布情况总结第45-46页
    4.2 《博雅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语法考察第46-49页
        4.2.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语法点总结第46页
        4.2.2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课文中语句考察第46-49页
        4.2.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课后练习考察第49页
    4.3 《风光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考察第49-55页
        4.3.1 《风光汉语》介绍第49-50页
        4.3.2 《风光汉语》中可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分布第50-55页
    4.4 《风光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语法考察第55-57页
        4.4.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语法点和课后练习考察第55-56页
        4.4.2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课文中语句考察第56-57页
    4.5 教材编写中可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编排问题第57-58页
        4.5.1 教材中的问题第57-58页
        4.5.2 存在问题对教学产生的影响第58页
    4.6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编写及教学的建议第59-63页
    5.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编写建议第59-61页
        5.1.1 生词表方面第59页
        5.1.2 课文方面第59页
        5.1.3 语法方面第59-60页
        5.1.4 课后练习方面第60-61页
    5.2 对外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教学的建议第61-62页
        5.2.1 课堂教学方面第61-62页
        5.2.2 评估测试方面第62页
    5.3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副词“还”功能的多角度探索
下一篇:《高级汉语口语》成语考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