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汉语介词不同功能之间的发展演变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缘由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从“三个平面”理论视角研究介词功能第9页
        1.2.2 从语法化视角研究介词功能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第11-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价值第11-14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基本结构第14-20页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2.1.1 语法化理论第14-15页
        2.1.2 认知语法理论第15页
        2.1.3 语言类型学理论第15-16页
    2.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2.1 比较分析法第16-17页
        2.2.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第17页
        2.2.3 调查与举例分析相结合第17-18页
        2.2.4 认知理论的方法第18页
    2.3 基本结构第18-20页
第3章 介词功能发展演变的个案研究第20-40页
    3.1 关于介词功能类别的划分第20-21页
    3.2 介词介引方所功能的发展演变第21-31页
        3.2.1 方所功能与时间功能之间的发展演变第21-28页
        3.2.2 方所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发展演变第28-31页
    3.3 介引时间、对象和方法条件功能的发展演变第31-34页
        3.3.1 “比”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1-32页
        3.3.2 “和”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2-33页
        3.3.3 “用”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3-34页
    3.4 双音介词介引功能的发展演变第34-40页
        3.4.1 “沿着”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5-36页
        3.4.2 “经由”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6-37页
        3.4.3 “对着”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第37-40页
第4章 介词不同功能之间的发展关系第40-52页
    4.1 汉语介词功能演变的含义第40-41页
    4.2 汉语介词功能演变的原因第41-45页
        4.2.1 隐喻机制第41-42页
        4.2.2 同步引申第42-44页
        4.2.3 语义泛化第44页
        4.2.4 继续虚化第44-45页
    4.3 介词功能的兴替第45-49页
        4.3.1 方所功能兴替组: 于-在第46页
        4.3.2 处置功能兴替组: 以-把第46-48页
        4.3.3 对象功能兴替组: 教-叫第48-49页
    4.4 介词功能的演变趋势第49-52页
        4.4.1 介词功能的发展趋势第49-50页
        4.4.2 介词功能的消亡趋势第50-52页
第5章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语域理论视野下的《99MW风力发电站操作规程》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