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相异构想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以中图版七年级上册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1.4.2 访谈法第17页
        1.4.3 二阶段式诊断性测验法第17-18页
        1.4.4 教育行动研究法第18-19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第20-32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特点第20-25页
        2.1.1 相异构想有关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1.2 相异构想的特点第21-25页
    2.2 初中地理教学中转变相异构想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2页
        2.2.1 认知同化理论第25-26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2.2.3 地理空间视知觉与心理加工过程第27-28页
        2.2.4 自主合作探究理论第28-29页
        2.2.5 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第29-32页
第3章 初中地理教材的相异构想分析第32-44页
    3.1 地球和地图相异构想分析第32-35页
    3.2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相异构想分析第35-38页
    3.3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相异构想分析第38-44页
第4章 七年级地理相异构想存在情况前测调查与分析第44-56页
    4.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第44-45页
        4.1.1 问卷编制第44-45页
        4.1.2 问卷实施第45页
    4.2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第45-53页
        4.2.1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4.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8-53页
    4.3 前测调查小结与思考第53-56页
        4.3.1 日常生活经验干扰第53-54页
        4.3.2 直觉和想象第54页
        4.3.3 词语曲解第54页
        4.3.4 地理空间概念模糊第54-56页
第5章 初中地理相异构想教学案例设计第56-72页
    5.1 “地形图”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及内容解读第56-58页
        5.1.1 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第56-57页
        5.1.2 新课程标准中“地形图”内容解读第57-58页
    5.2 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教学案例设计第58-69页
        5.2.1 实验班级教学案例设计第58-65页
        5.2.2 对照班级教学案例设计第65-69页
    5.3 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教学案例比较第69-72页
        5.3.1 课堂导入对比第69页
        5.3.2 教学过程的对比第69-71页
        5.3.3 课堂小结对比第71-72页
第6章 转变相异构想教学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第72-94页
    6.1 教学案例班级选择依据第72-73页
    6.2 后测问卷编制与实施第73-79页
        6.2.1 基于二阶段测验法编制后测问卷第73-78页
        6.2.2 后测问卷的实施第78-79页
    6.3 基于二段式测验法检测相异构想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效果分析第79-89页
        6.3.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相异构想转变情况效果分析第79-80页
        6.3.2 五种陆地形态的相异构想转变情况效果分析第80-82页
        6.3.3 等高线地形图相异构想的转变情况效果分析第82-86页
        6.3.4 分层设色地形图相异构想的转变情况结果分析第86-89页
    6.4 基于转变相异构想教学案例的调查结果及策略分析第89-94页
        6.4.1 基于转变相异构想教学案例的调查结果分析第89-91页
        6.4.2 转变相异构想策略分析第91-94页
第7章 结论与不足第94-96页
    7.1 结论第94-95页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附录第102-110页
    附录1 实验前测教师访谈提纲第102-103页
    附录2 实验前测学生预习情况调查第103-104页
    附录3 实验后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第104-106页
    附录4 后测实验数据统计表第106-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游戏教学法的初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为例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一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以东莞市麻涌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