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第9-10页 |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一) 简帛文献与“百家争鸣”思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运用简帛研究成果的现状分析 | 第17-35页 |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百家争鸣” | 第17-30页 |
一、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 | 第17-21页 |
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 | 第21-30页 |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百家争鸣” | 第30-35页 |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录 | 第31-32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实录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儒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35-51页 |
第一节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儒家思想 | 第35-38页 |
一、《孔子诗论》中的儒家政治思想 | 第36-38页 |
二、《孔子诗论》中的诗教思想及教育特点 | 第38页 |
第二节 关于简帛本《缁衣》篇的研究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关于思孟学派的简帛研究 | 第40-47页 |
一、思孟学派的界定及儒家传承关系 | 第41-42页 |
二、思孟“五行”说 | 第42-44页 |
三、思孟学派思想的简帛研究 | 第44-47页 |
第四节 儒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47-51页 |
第三章 道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51-67页 |
第一节 《太一生水》和《恒先》篇中的宇宙观思想研究 | 第51-54页 |
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 第51-53页 |
二、上博简《恒先》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简帛本《老子》的研究成果 | 第54-59页 |
一、《老子》的成书年代 | 第55页 |
二、简帛本《老子》的篇章结构 | 第55-57页 |
三、关于简帛本《老子》思想的研究 | 第57页 |
四、简帛本《老子》中体现的先秦儒道关系研究 | 第57-59页 |
第三节 关于“黄老学说”的简帛研究 | 第59-64页 |
一、黄老帛书的称名 | 第59-60页 |
二、黄老帛书的成书年代 | 第60-61页 |
三、黄老帛书与《老子》的关系研究 | 第61-62页 |
四、黄老帛书的思想内容研究 | 第62-64页 |
第四节 道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兵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67-77页 |
第一节 关于《孙子兵法》的简帛研究 | 第67-69页 |
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与成书年代研究 | 第67-68页 |
二、《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研究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关于《孙膑兵法》的简帛研究 | 第69-71页 |
一、《孙膑兵法》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 | 第69-70页 |
二、《孙膑兵法》的主要思想研究 | 第70-71页 |
第三节 两者的比较研究及兵家与诸子百家关系的研究 | 第71-74页 |
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比较研究 | 第71-72页 |
二、兵家与诸子百家关系的研究 | 第72-74页 |
第四节 兵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第74-77页 |
第五章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 第77-83页 |
第一节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 第77-80页 |
一、遵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 第77-78页 |
二、以学生为本 | 第78-80页 |
第二节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 第80-83页 |
一、提高教师史学素养,主动运用简帛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二、创新授课方式,构建有效历史课堂 | 第81页 |
三、引入学术界存在争议的研究成果,训练学生思维 | 第81-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