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理查·施特劳斯早期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以《奉献》等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9页
1 背景第9-15页
    1.1 人文背景与音乐时代背景第9-11页
        1.1.1 人文背景第9页
        1.1.2 音乐时代背景第9-11页
    1.2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创作概述第11-15页
        1.2.1 概况第11页
        1.2.2 人物影响第11-15页
2 和声艺术特征与演唱第15-33页
    2.1 和弦运用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15-22页
    2.2 终止式和声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22-26页
    2.3 线条化和声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26-27页
    2.4 调性转换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27-29页
    2.5 和弦外音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29-30页
    2.6 声部对位化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第30-33页
3 节奏、节拍艺术特征与演唱第33-38页
    3.1 节奏艺术特征与演唱第33-36页
        3.1.1 特性节奏与演唱第33-34页
        3.1.2 弱位拍后半拍作为乐句起句与演唱第34页
        3.1.3 三连音与演唱第34-36页
    3.2 节拍艺术特征与演唱第36-38页
        3.2.1 变化节拍与演唱第36页
        3.2.2 消减节拍韵律第36-38页
4 旋律艺术特征与演唱第38-42页
    4.1 旋律音程第38-39页
        4.1.1 旋律音程其功用第38-39页
    4.2 旋律音程与演唱第39-40页
        4.2.1 上行音程与演唱力度第39页
        4.2.2 大跳音程与演唱第39-40页
    4.3 弱起句与演唱第40-42页
5 伴奏声部艺术特征与演唱第42-47页
    5.1 伴奏声部对人声声部的影响第42-46页
        5.1.1 弥补第42-43页
        5.1.2 渲染第43-44页
        5.1.3 地位互换第44-46页
        5.1.4 引出新材料第46页
    5.2 乐队伴奏、摇曳风格与声强第46-47页
6 诗歌艺术特征与演唱第47-57页
    6.1 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艺术歌曲第47页
    6.2 选用不太出名的诗作第47-48页
    6.3 音乐主导歌词第48页
    6.4 特性诗文与演唱第48页
    6.5 语言的清晰表达第48-49页
    6.6 十九世纪诗词与发声技巧第49页
    6.7 五首歌曲诗词互译第49-57页
        6.7.1 《奉献》第49-50页
        6.7.2 《夜》第50-51页
        6.7.3 《万灵节》第51-53页
        6.7.4 《小夜曲》第53-55页
        6.7.5 《明晨》第55-57页
7 表情记号与演唱第57-62页
    7.1 力度记号与演唱第57-59页
        7.1.1 力度第57页
        7.1.2 《万圣节》为例第57-59页
    7.2 表情术语(音乐性格)与演唱第59-62页
        7.2.1 《万圣节》《小夜曲》为例第59-62页
8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风格与演唱表现的总体把握第62-68页
    8.1 晚期浪漫主义的新特征第62-63页
    8.2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风格第63-65页
        8.2.1 思想二元性第63-64页
        8.2.2 理查.施特劳斯音乐特点的二元性第64-65页
    8.3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对歌唱者的要求第65-68页
        8.3.1 德奥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第65-66页
        8.3.2 《夜》为例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曲艺观演空间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下一篇:汉译英过程中的动词转换--以《永修县简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