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7-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11页 |
(一) 基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7-9页 |
(二) 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 | 第9-10页 |
(三) 基于中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学术专著 | 第11-12页 |
(二) 学术论文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历史思维、历史思维能力 | 第16页 |
二、批判思维能力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 第19-28页 |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19-21页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21-22页 |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 | 第22-25页 |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 第28-39页 |
一、夯实基础知识是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 第28-30页 |
二、优化问题设计是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 | 第30-31页 |
三、“文史互证”是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 第31-34页 |
四、有效课堂讨论是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 | 第34-36页 |
五、多元评价历史人物是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 第39-40页 |
二、教师应明确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 第40-41页 |
三、教师应理性看待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专著类 | 第45-46页 |
论文类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