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后殖民视角下《白老虎》汉译本中的“他者”与“自我”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绪论第11-13页
    (一) 研究源起第11页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第11页
    (三) 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对原著的介绍和导读第13页
    (二) 对原著的文学研究:叙事学角度为主第13-14页
    (三) 对原著的文化研究:身份意识与后殖民研究为主第14-15页
    (四) 翻译研究的缺失第15-16页
第二章 理论视角第16-20页
    (一) “他者”概念之于后殖民主义研究第16-18页
        1.“他者”基本概念和定义第16-17页
        2.“他者”与后殖民主义研究之间的联系第17页
        3.本研究对于“他者”概念的利用和细化第17-18页
    (二) “他者”视角和后殖民翻译理论对研究的实际意义第18-20页
        1.区别于西方-东方二元对立观的后殖民文本翻译研究第18-19页
        2.从第三世界译者视角出发的“他者”研究第19-20页
第三章 案例分析第20-31页
    (一) 作者与原作本身的后殖民主义背景第20-21页
        1.作者社会背景与印度社会被殖民化的痕迹残留第20页
        2.殖民宗主国英国对印度文学的接纳第20页
        3.作者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焦虑第20-21页
    (二) 译者文化背景介绍第21-22页
    (三) 《白老虎》中的后殖民话语“他者”在译文中的消失第22-27页
        1.原作中民族话语和种族认同在译文中消失第22-23页
        2.原作中选举制度和部分民主话题在译文中消失第23-24页
        3.原作中质疑与抵抗在译文中消失第24-25页
        4.原作中偏见与歧视在译文中消失第25-27页
    (四) 译者“自我”的显现第27-31页
        1.译者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的流露第27-28页
        2.译者自我感情和认同感的流露第28-29页
        3.译者运用本土化词汇对“他者”的自我化第29-31页
第四章 《白老虎》译本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情况分析第31-33页
第五章 结语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西存在句式对比及相关偏误分析
下一篇:中国留学生英语学习去动机研究--以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