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 学习拖延概念的界定第10-12页
        1.1 拖延的概念第10-11页
        1.2 学习拖延的定义第11-12页
    2 学习拖延的类型第12页
        2.1 回避型拖延和唤醒型拖延第12页
        2.2 被动拖延和主动拖延第12页
        2.3 短期拖延和长期拖延第12页
    3 学习拖延的研究现状第12-18页
        3.1 学习拖延总体研究特点第12-13页
        3.2 学习拖延的相关研究第13-18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第18-19页
    1 以往研究的局限第18页
    2 本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2.1 调查研究第18页
        2.2 干预研究第18-19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页
        3.1 研究目的第19页
        3.2 研究意义第19页
第三部分 研究方案第19-24页
    1 研究工具第19-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页
    3 学习拖延特点的研究方案第20-21页
        3.1 研究目的第20页
        3.2 研究对象第20-21页
        3.3 研究假设第21页
    4 学习拖延干预研究方案第21-24页
        4.1 研究目的第21页
        4.2 研究对象第21页
        4.3 研究假设第21页
        4.4 干预方案第21-23页
        4.5 干预方案的评估第23页
        4.6 干预的实施过程第23-24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第24-29页
    1 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第24-26页
        1.1 初中生各类别的学习拖延特点第24-25页
        1.2 学习拖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第25-26页
    2. 初中生学习拖延原因分析第26-28页
    3 干预结果第28-29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29-33页
    1 学习拖延程度的差异分析第29-31页
        1.1 年级差异第29-30页
        1.2 性别差异第30页
        1.3 留守与否的差异第30-31页
        1.4 学生干部与否的差异第31页
    2 学习拖延原因的分析第31-32页
    3 学习拖延的实验效应分析第32-33页
        3.1 干预结果分析第32页
        3.2 干预引发的教学思考第32-33页
第六部分 研究的结论及不足第33-35页
    1 结论第33-34页
    2. 研究的不足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附录第39-59页
    教师访谈问卷第39-40页
    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第40-41页
    学习拖延原因调查问卷第41-42页
    团体活动效果反馈调查问卷第42-44页
    干预总结第44-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下一篇: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心性”关系建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