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述第10-2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7页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7-21页
 (三) 问题提出第21页
 (四) 研究概述第21-22页
 (五) 研究方法第22-24页
 (六) 研究数据的分析第24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关键概念界定第24-35页
 (一) 理论依据与启示第24-33页
  1、课程理论与启示第24-26页
  2、教学理论与启示第26-28页
  3、学习理论与启示第28-30页
  4、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启示第30-31页
  5、创新推广理论与启示第31-32页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及其启示第32-33页
 (二) 本课题研究关键概念辨析第33-35页
  1、信息技术第33页
  2、教育信息化第33页
  3、信息化教学第33页
  4、信息化教学资源第33-34页
  5、信息素养第34页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34-35页
三、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第35-49页
 (一) 调研过程第35-43页
  1、调查对象选取第35页
  2、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5页
  3、调查问卷发放与统计第35-36页
  4、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第36-43页
 (二) 制约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原因分析第43-49页
  1、教师因素第43-44页
  2、学生因素第44-45页
  3、学校领导因素第45-46页
  4、教学环境因素第46-47页
  5、教学方法与模式因素第47-48页
  6、教学评价因素第48页
  7、教材因素第48-49页
  8、制度政策因素第49页
四、提升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的解决对策与实施方案第49-74页
 (一) 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学理念的革新第49-51页
  1、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学理念改革的必要性第50页
  2、陕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学理念的革新思路第50-51页
 (二)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落实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第51-58页
  1、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面临的形势第51页
  2、更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教师教学观念,彻底转变教师角色第51-54页
  3、提升陕西高职教师信息素质和教学能力第54-56页
  4、加强高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第56-57页
  5、制订各项激励政策,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第57-58页
  6、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师生关系第58页
 (三) 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信息化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第58-62页
  1、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信息化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第59页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第59-62页
 (四) 完善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第62-67页
  1、重视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第63页
  2、重视信息化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第63-64页
  3、重视基于硬件、软件、教育信息资源基础上的校园网建设第64-65页
  4、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第65-66页
  5、学校政策方面的指导第66-67页
 (五) 有效开发和建设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第67-69页
 (六) 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的有效整合第69-73页
  1、信息技术与我省高职课程整合现状分析第69-70页
  2、高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层次和思路第70-73页
 (七) 将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信息化,并在其基础上创新第73-74页
 (八)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和沟通,学习借鉴其信息化教学经验第74页
五、研究成果应用案例第74-80页
 (一)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第74-75页
 (二) 案例实施过程简介第75-78页
 (三) 案例实施效果第78-80页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第80-82页
 (一)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80页
 (二) 研究不足之处与改进第80-82页
注释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97页
 附录1:学科教师调查问卷第88-94页
 附录2:学校领导调查问卷第94-97页
后记第97-98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统筹问题研究
下一篇: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