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视角下的移动学习应用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7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5-17页 |
1.1.3 课题背景 | 第1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涉及的学科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心流理论与移动学习应用 | 第21-30页 |
2.1 心流理论研究 | 第21-24页 |
2.1.1 心流理论的来源和概念 | 第21页 |
2.1.2 心流特征及其产生条件 | 第21-22页 |
2.1.3 心流理论模型的发展 | 第22-24页 |
2.2 移动学习应用研究 | 第24-28页 |
2.2.1 移动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24-26页 |
2.2.2 移动学习应用的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2.2.3 移动学习应用的发展分析 | 第27页 |
2.2.4 移动学习应用的设计趋势分析 | 第27-28页 |
2.3 心流理论与移动学习应用的涉入度分析 | 第28-29页 |
2.3.1 心流理论在学习领域的应用 | 第28页 |
2.3.2 心流理论运用于移动学习应用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移动学习应用的心流设计 | 第30-62页 |
3.1 移动学习用户调研与需求分析研究 | 第30-39页 |
3.1.1 用户访谈调查法 | 第30-31页 |
3.1.2 用户问卷调查法 | 第31-38页 |
3.1.3 移动学习用户体验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3.2 移动学习用户维度的心流体验分析 | 第39-45页 |
3.2.1 移动学习用户的等级分析 | 第39-40页 |
3.2.2 基于生命周期的移动学习用户黏度分析 | 第40-42页 |
3.2.3 移动学习用户维度的心流要素 | 第42-45页 |
3.3 基于心流的移动学习应用设计模型构建 | 第45-50页 |
3.3.1 PAT模型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导入 | 第45-49页 |
3.3.2 心流要素的提取 | 第49页 |
3.3.3 基于心流的移动学习应用的设计模型 | 第49-50页 |
3.4 基于心流的移动学习应用设计策略 | 第50-61页 |
3.4.1 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 | 第50-53页 |
3.4.2 准确即时的学习反馈 | 第53-55页 |
3.4.3 技能与挑战平衡的学习任务 | 第55-56页 |
3.4.4 流畅的学习操作 | 第56-58页 |
3.4.5 舒适的学习界面 | 第58-60页 |
3.4.6 科学的学习内容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移动学习应用设计项目实践 | 第62-76页 |
4.1 iMss项目背景 | 第62页 |
4.2 iMss项目实施规划 | 第62-63页 |
4.3 iMss项目设计前期 | 第63-65页 |
4.3.1 基于心流理论的设计定位 | 第63页 |
4.3.2 目标人群定位 | 第63页 |
4.3.3 目标角色构建 | 第63-64页 |
4.3.4 目标用户使用场景构建及需求分析 | 第64-65页 |
4.4 iMss功能模块及信息架构 | 第65-67页 |
4.5 iMss关键页面原型设计 | 第67-71页 |
4.6 iMss关键页面视觉设计 | 第71-74页 |
4.7 iMss产品数据 | 第74-7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B 移动学习用户访谈脚本 | 第82-83页 |
附录C 移动学习用户数据调查研究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