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引言 | 第9-12页 |
| 1.1 选题根据 | 第9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2 理论背景 | 第12-24页 |
| 2.1 微课产生及发展 | 第12页 |
| 2.2 微课在国内外的进展 | 第12-16页 |
| 2.2.1 国内微课的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 2.2.2 国外微课进展 | 第14-16页 |
| 2.3 微课简析 | 第16-24页 |
| 2.3.1 微课的内涵 | 第16-17页 |
| 2.3.2 微课的特点 | 第17-18页 |
| 2.3.3 微课的构成 | 第18-19页 |
| 2.3.4 微课的分类 | 第19-22页 |
| 2.3.5 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 第22-24页 |
| 3 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应用 | 第24-41页 |
| 3.1 高中化学微课应用能力培养课型 | 第24-29页 |
| 3.1.1 思考能力的培养——讲授型微课 | 第24-26页 |
| 3.1.2 归并能力的建立——问答型微课 | 第26-27页 |
| 3.1.3 观察能力的提高——实验型微课 | 第27-28页 |
| 3.1.4 应用能力的锻炼——演示型微课 | 第28-29页 |
| 3.2 高中化学微课应用实效 | 第29-31页 |
| 3.2.1 转化知识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 | 第29-30页 |
| 3.2.2 抓取知识关键以提高学习效率 | 第30页 |
| 3.2.3 反复学习内容以拓展记忆深度 | 第30页 |
| 3.2.4 借助网络多方资源巧妙化解教学重难点 | 第30-31页 |
| 3.3 微课实践应用设计 | 第31-39页 |
| 3.3.1 微课设计的内涵 | 第31-34页 |
| 3.3.2 微课制作应用 | 第34-39页 |
| 3.4 化学微课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 4 结语 | 第41-47页 |
| 4.1 结果与启示 | 第41-45页 |
| 4.1.1 问卷的统计结果 | 第41-42页 |
| 4.1.2 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4.1.3 微课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43-45页 |
| 4.2 展望和借鉴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