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论文背景 | 第8-16页 |
1.1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1.1.1 公司所有制性质 | 第8页 |
1.1.2 主营业务 | 第8-9页 |
1.1.3 运营情况 | 第9页 |
1.1.4 公司荣誉 | 第9页 |
1.1.5 客户规模及经销商网络 | 第9页 |
1.1.6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简介 | 第9-10页 |
1.2 医学检验器材物流现存问题 | 第10-13页 |
1.2.1 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2 医学检验耗材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3 物联网对未来物流发展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本文写作思路 | 第15页 |
1.4.3 本论文主要观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物流智能化模式概述及其在医学检验器材管理中的应用 | 第16-26页 |
2.1 医学检验器材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医学检验器材物流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2.1.2 医学检验器材物流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2.2 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模式的内容及功能概况 | 第18-26页 |
2.2.1 技术内容 | 第18-19页 |
2.2.2 医学检验器材物流智能化模式的功能实现 | 第19-24页 |
2.2.3 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模式的优势 | 第24页 |
2.2.4 公司开展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医学检验器材物流智能化系统模式设计 | 第26-42页 |
3.1 目标客户分析 | 第26-29页 |
3.1.1 我国医学检验市场分析 | 第26-28页 |
3.1.2 医学检验物流智能化模式应用领域 | 第28页 |
3.1.3 医学检验物流智能化模式潜在客户 | 第28页 |
3.1.4 医学检验物流智能化模式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28-29页 |
3.2. 医学检验智能化模式的模块设计及组成 | 第29-31页 |
3.2.1 库存管理模块 | 第30页 |
3.2.2 运输监控模块 | 第30页 |
3.2.3 VMI管理模块(客户代管库存) | 第30-31页 |
3.2.4 客户终端感应管理模块 | 第31页 |
3.2.5 智能查询模块 | 第31页 |
3.2.6 智能化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 第31页 |
3.2.7 自动化仓库管理模块 | 第31页 |
3.2.8 采购模块 | 第31页 |
3.2.9 系统控制中心模块 | 第31页 |
3.3 模式运营的原理 | 第31-33页 |
3.3.1 系统中心库智能管理平台用途 | 第31-32页 |
3.3.2 终端(1-n)库智能感应管理系统用途 | 第32页 |
3.3.3 GPS温到控车队用途 | 第32-33页 |
3.4. 模式的技术方案设计内容 | 第33-34页 |
3.4.1 技术实施基础和软硬件环境 | 第33页 |
3.4.2 现有配套资源 | 第33页 |
3.4.3 设计方案论证 | 第33页 |
3.4.4 本模式建设的技术创新特点 | 第33-34页 |
3.4.5 医学检验智能化物流系统模式实施优势 | 第34页 |
3.5 本模式设计的实施方案 | 第34-35页 |
3.6 本设计实施后智能化仓库布局如下 | 第35-36页 |
3.7 智能传感机器人原理 | 第36-40页 |
3.8 医学检验物流智能化模式建设目标及流程 | 第40-42页 |
第4章 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系统管理和运营 | 第42-45页 |
4.1 订单系统流程 | 第42页 |
4.2 满足医学检验智能化模式信息系统的框架图 | 第42-43页 |
4.3 实现本模式后公司物流管理达到的成效 | 第43-44页 |
4.4 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使用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