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樟树叶纤维素协同发酵及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7-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第12-13页
    1.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第13-16页
        1.2.1 物理法第14-15页
        1.2.2 化学法第15页
        1.2.3 生物法第15-16页
    1.3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第16-17页
        1.3.1 木质素降解酶第16-17页
        1.3.2 半纤维素降解酶第17页
        1.3.3 纤维素降解酶第17页
    1.4 微生物协同发酵第17-19页
        1.4.1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第17-18页
        1.4.2 微生物共培养方式第18页
        1.4.3 产生物能源的应用第18-19页
    1.5 纤维素乙醇的制备第19-20页
    1.6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樟树叶纤维素协同发酵菌种组合及比例的筛选第21-30页
    2.1 试验材料第21-22页
        2.1.1 试验菌种第21页
        2.1.2 培养基第21页
        2.1.3 主要试剂第21-22页
        2.1.4 主要仪器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种子液的制备第22页
        2.2.2 粗酶液的制备第22-23页
        2.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第23页
        2.2.4 还原糖浓度的测定第23-24页
        2.2.5 酶活测定方法及定义第24页
    2.3 樟树叶纤维素单菌种发酵试验第24页
    2.4 樟树叶纤维素协同发酵试验第24-25页
        2.4.1 不同比例青霉和黑曲霉的纤维素发酵第24页
        2.4.2 不同比例黑曲霉和里氏木霉的纤维素发酵第24-25页
        2.4.3 不同比例青霉和里氏木霉的纤维素发酵第25页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2.5.1 樟树叶纤维素单菌种发酵的试验结果第25-26页
        2.5.2 樟树叶纤维素协同发酵的试验结果第26-28页
    2.6 小结与讨论第28-30页
3 协同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0-40页
    3.1 试验材料第30页
        3.1.1 试验菌种第30页
        3.1.3 培养基第30页
        3.1.4 主要试剂第30页
    3.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2.1 种子液的制备第30页
        3.2.2 粗酶液的制备第30-31页
        3.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1页
        3.2.4 还原糖浓度的测定第31页
        3.2.5 酶活的测定第31页
    3.3 协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第31-32页
        3.3.1 底物浓度对协同发酵的影响第31页
        3.3.2 初始pH对协同发酵的影响第31页
        3.3.3 温度对协同发酵的影响第31页
        3.3.4 培养时间对协同发酵的影响第31-32页
        3.3.6 协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第32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3.4.1 协同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的试验结果第32-35页
        3.4.2 协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结果第35-39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4 分步法乙醇发酵的工艺优化第40-50页
    4.1 试验材料第40-41页
        4.1.1 菌种第40页
        4.1.2 培养基第40页
        4.1.3 试剂第40-41页
    4.2 试验方法第41-42页
        4.2.1 乙醇的发酵第41页
        4.2.2 乙醇的提取第41页
        4.2.3 乙醇含量的测定第41页
        4.2.4 分步法乙醇发酵的单因素优化第41-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4.3.1 分步法乙醇发酵的单因素试验结果第42-45页
        4.3.2 分步法乙醇发酵的响应面优化结果第45-49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5 双菌种协同发酵纤维素同步产乙醇的探讨第50-63页
    5.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5.1.1 菌种第50页
        5.1.2 培养基第50-51页
        5.1.3 试剂第51页
    5.2 试验方法第51-52页
        5.2.1 乙醇的发酵第51页
        5.2.2 乙醇的蒸馏第51页
        5.2.3 乙醇含量的测定第51页
        5.2.4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菌种组合与比例的筛选第51-52页
        5.2.5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单因素优化第52页
        5.2.6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响应面优化第5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2-62页
        5.3.1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与比例第52-55页
        5.3.2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单因素优化结果第55-58页
        5.3.3 同步法乙醇发酵的响应面优化结果第58-62页
    5.4 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7 创新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盈余管理方式下的多阶段财务预警研究
下一篇:工作投入视角下情绪劳动对旅游业服务绩效的影响--基于安徽省4A级景区从业人员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