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虫草的概述 | 第12-15页 |
1.1.1 虫草的起源和种类 | 第12-13页 |
1.1.2 虫草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 | 第13-15页 |
1.2 人工栽培蛹虫草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1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页 |
1.2.2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及现状 | 第15-16页 |
1.2.3 蛹虫草资源加工利用状况 | 第16页 |
1.3 酿造食品的概述 | 第16-18页 |
1.3.1 传统酿造食品 | 第16-17页 |
1.3.2 常用酿造微生物 | 第17-18页 |
1.4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 | 第18页 |
1.4.1 神经网络 | 第18页 |
1.4.2 遗传算法 | 第18页 |
1.4.3 偏最小二乘法 | 第18页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论文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条件优化 | 第20-4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2.1 原料与材料 | 第20页 |
2.2.2 培养基 | 第20-21页 |
2.2.3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2.4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3.1 菌种培养 | 第22页 |
2.3.2 蛹虫草子实体的栽培 | 第22-23页 |
2.3.3 生长条件多因素组合实验 | 第23页 |
2.3.4 子实体产量和虫草素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5 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法优化生长条件 | 第23-26页 |
2.3.6 单一增值因子促产虫草素栽培探究 | 第26-27页 |
2.3.7 促产虫草素增值因子复配对子实体产虫草素的影响 | 第27页 |
2.3.8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预测增值因子复配实验 | 第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2.4.1 蛹虫草生长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27-35页 |
2.4.2 单一增值因子的筛选结果 | 第35-37页 |
2.4.3 增值因子复配的优化结果 | 第37-39页 |
2.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蛹虫草对酿造微生物影响研究 | 第40-57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3.2.1 原料 | 第40页 |
3.2.2 培养基 | 第40-41页 |
3.2.3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3.2.4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3.3.1 蛹虫草子实体添加量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 第42页 |
3.3.2 蛹虫草子实体添加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蛹虫草子实体添加量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43页 |
3.3.4 蛹虫草子实体添加量对米曲霉生长的影响 | 第43页 |
3.3.5 蛹虫草主要成分促发酵菌种生长影响的初探 | 第43-46页 |
3.3.6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3.4.1 蛹虫草对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生物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2 虫草素对乳酸菌、酵母菌和米曲霉生物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3 腺苷对乳酸菌、酵母菌和米曲霉生物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4 虫草酸对乳酸菌、酵母菌和米曲霉生物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5 纤维素酶水解液对乳酸菌和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6 中性蛋白酶水解液对乳酸菌和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蛹虫草酿造食品的应用研究 | 第57-80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7-59页 |
4.2.1 主要材料 | 第57页 |
4.2.2 试剂 | 第57-58页 |
4.2.3 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9-66页 |
4.3.1 蛹虫草焙烤食品的非功能性研究 | 第59-62页 |
4.3.2 蛹虫草对面包的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62页 |
4.3.3 蛹虫草面酱发酵研究 | 第62-63页 |
4.3.4 蛹虫草对米曲霉制曲酶活的影响 | 第63-6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4.4.1 蛹虫草焙烤食品非功能性研究 | 第66-72页 |
4.4.2 蛹虫草对面包感官品质影响 | 第72-73页 |
4.4.3 蛹虫草面酱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 | 第73-77页 |
4.4.4 蛹虫草对制曲过程中米曲霉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77-79页 |
4.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