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1.2 研究动因 | 第14-17页 |
| 1.3 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 1.4 研究假设及目的 | 第18-20页 |
| 第2章 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 | 第20-31页 |
| 2.1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 2.1.1 传统歇后语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 2.1.2 歇后语的现代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 2.1.3 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 2.1.4 拓扑理论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 2.2 理论框架 | 第26-31页 |
| 2.2.1 认知语用学纲要 | 第26-27页 |
| 2.2.2 格式塔理论 | 第27-31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 3.2 语料来源 | 第33-34页 |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4-51页 |
| 4.1 歇后语的认知同一的属性拓扑性质:变换中的不变 | 第36-39页 |
| 4.2 歇后语的认知同一基础:属性的恒常性和移情性 | 第39-43页 |
| 4.3 歇后语的认知同一条件:意向性制约 | 第43-47页 |
| 4.4 歇后语的同一性拓扑操作:属性同化 | 第47-5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