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一步发酵法产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性质与应用 | 第8页 |
·构建G. oxydans一步菌产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G. oxydans中PQQ相关研究进展 | 第9页 |
·G. oxydans中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吡咯喹啉醌简介 | 第10-11页 |
·PQQ的性质与功效 | 第10-11页 |
·PQQ的检测方法 | 第11页 |
·PQQ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1-14页 |
·PQQ生产菌的PQQ合成基因组成 | 第11页 |
·PqqA | 第11-12页 |
·PqqB | 第12页 |
·PqqC | 第12-13页 |
·PqqD和PqqE | 第13页 |
·PqqF、PqqG和TldD | 第13页 |
·推测的PQQ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7页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第17页 |
·试剂与试剂盒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6页 |
·G. oxydans WSH-003 和E. coli K-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8页 |
·pET-28a-gcd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18-19页 |
·PQQGDH的诱导表达与分离纯化 | 第19页 |
·PQQGDH的分离纯化及蛋白浓度测定 | 第19页 |
·PQQ高通量检测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19-20页 |
·G. oxydans胞内外PQQ的定量检测 | 第20页 |
·G. oxydans WSH-003 电转化方法的确定 | 第20页 |
·G. oxydans敲除体系的构建 | 第20-21页 |
·G. oxydans中upp基因活性的检测 | 第21-22页 |
·融合PCR连接启动子与对应PQQ合成相关基因 | 第22页 |
·pBBR1MCS-2 系列广泛宿主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 第22-24页 |
·D-山梨醇的定量检测 | 第24页 |
·G. oxydans细胞膜组分的分离 | 第24页 |
·D-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检测 | 第24页 |
·G. oxydans WSH-003 中tldD基因的敲除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6-40页 |
·PQQ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6-29页 |
·PQQGDH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高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重组酶法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8-29页 |
·G. oxydans WSH-003 电转化方法和无标记敲除体系的构建 | 第29-32页 |
·G. oxydans WSH-003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0页 |
·G. oxydans WSH-003 电转化方法的确定 | 第30-31页 |
·G. oxydans WSH-003 Δupp与敲除质粒pK19mobupp的构建 | 第31页 |
·G. oxydans中upp基因活性检测 | 第31-32页 |
·G. oxydans中PQQ合成相关基因的过量表达和敲除 | 第32-40页 |
·pBBR1MCS-2 系列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32页 |
·G. oxydans胞外PQQ产量分析 | 第32-35页 |
·G. oxydans胞内PQQ产量分析 | 第35页 |
·D-山梨醇消耗速率分析 | 第35-36页 |
·D-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分析 | 第36-37页 |
·G. oxydans WSH-003 中tldD基因的敲除 | 第37-38页 |
·G.oxydans WSH-003 Δupp ΔtldD的摇瓶发酵分析 | 第38-4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作者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