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8-12页 |
一、 科学素养概述 | 第12-18页 |
(一) 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2-14页 |
1. 科学的涵义 | 第12-13页 |
2. 素养的涵义 | 第13页 |
3. 科学素养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 科学素养的结构 | 第14-18页 |
1. 科学知识 | 第15页 |
2. 科学方法 | 第15-16页 |
3. 科学态度 | 第16-18页 |
二、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 | 第18-23页 |
(一)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 | 第18-21页 |
1. 调查的意义 | 第18页 |
2. 问题的设置 | 第18页 |
3. 调查的结果 | 第18-21页 |
(二)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的现状 | 第21-23页 |
1. 自然科学知识的缺失 | 第21-22页 |
2. 科学方法掌握不足 | 第22页 |
3. 科学态度欠缺 | 第22-23页 |
三、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优势分析 | 第23-25页 |
(一) 历史学具有科学性 | 第23页 |
(二) 历史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 | 第23-24页 |
(三) 科学素养培养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 第24-25页 |
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 第25-30页 |
(一) 科学知识的培养策略 | 第25-26页 |
1. 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 第25页 |
2.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 第25-26页 |
(二) 科学方法的培养策略 | 第26-28页 |
1. 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分析法 | 第26-27页 |
2. 通过知识点归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归纳法 | 第27-28页 |
(三) 科学态度的培养策略 | 第28-30页 |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尊重实证 | 第28页 |
2.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批判思维 | 第28-30页 |
五、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