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有“人”—李镇西班级管理教育智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 教育智慧的内涵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李镇西班级管理教育理念 | 第15-22页 |
(一) 民主:班级管理的基本观念 | 第15-17页 |
1. 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平等精神 | 第15-16页 |
2. 宽容学生过错,包含妥协精神 | 第16-17页 |
3. 给予学生自由,需要法治精神 | 第17页 |
(二) 科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精神 | 第17-19页 |
1. 班级管理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 第17-18页 |
2. 自我管理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 第18页 |
3. 班主任管理由主观规约走向依“法”治班 | 第18-19页 |
(三) 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 第19-22页 |
1.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 第19-20页 |
2. 师爱是为师的基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 第20页 |
3. 事业是生命的追求,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石 | 第20-22页 |
二、 李镇西班级管理教育轨迹 | 第22-29页 |
(一) 班级管理的出发点 | 第22-23页 |
1. 从学生出发 | 第22页 |
2. 从心出发 | 第22-23页 |
3. 管理目标明确 | 第23页 |
(二) 班级管理的路径 | 第23-27页 |
1. 班级管理由“人治”到“法治” | 第23-24页 |
2. 班规的制定逐步走向科学 | 第24-25页 |
3. 班干部实行民主选举 | 第25-27页 |
(三) 班级管理的落脚点 | 第27-29页 |
1. 即时评价 | 第27页 |
2. 即时反馈 | 第27-28页 |
3. 及时反思 | 第28-29页 |
三、 李镇西班级管理的教育智慧 | 第29-37页 |
(一) 目中有“人” | 第29-32页 |
1.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 第29-30页 |
2. 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 | 第30页 |
3. 学生都是平等的,“后进生”也是学生 | 第30-32页 |
(二) 管理有“法” | 第32-34页 |
1. 班规制定,班级日常管理有“法”可循 | 第32-33页 |
2. 班干部选举,班级民主管理有“法”可依 | 第33页 |
3. 学生自我管理有“法”可效 | 第33-34页 |
(三) “法”外有爱 | 第34-37页 |
1. 春风化雨润心田,给学生及时的爱 | 第34-35页 |
2. 红烛落泪暖心间,给学生真诚的爱 | 第35页 |
3. 落红化泥更护花,给学生无私的爱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9页 |
(一)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李镇西班级管理教育旨归 | 第37页 |
(二) 学习与超越:李镇西班级管理教育智慧指向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