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茶论文--各种茶论文

灵芝菌和红曲霉及红茶菌混合发酵红茶的工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茶及茶叶发酵第11-12页
     ·我国茶叶市场现状第11-12页
     ·茶叶发酵第12页
   ·灵芝菌综述第12-16页
     ·灵芝菌简介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灵芝菌主要功能成分——灵芝多糖第13-15页
     ·灵芝主要功能成分——灵芝三萜第15-16页
     ·红曲霉综述第16-21页
     ·红曲霉简介及研究现状第16-18页
     ·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GABA第18-19页
     ·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Monacolins第19-20页
     ·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第20-21页
   ·红茶菌综述第21-24页
     ·红茶菌简介及研究现状第21页
     ·红茶菌微生物组成及营养成分第21-23页
     ·红茶菌培养第23-24页
   ·混合发酵第24-25页
     ·混合发酵定义及可行性第24页
     ·混合发酵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混合发酵与红茶的结合第25-27页
     ·混合发酵红茶的可行性第25页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存在问题第25-26页
     ·课题技术路线第26-27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红茶菌和灵芝菌混合发酵红茶产EPSs的研究第28-44页
 引言第2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8-29页
     ·实验仪器第29页
   ·培养基配制及菌种培养第29-31页
     ·灵芝菌斜面种子培养基第29页
     ·灵芝菌种子液培养基第29页
     ·混合发酵培养基第29-30页
     ·糖茶水第30页
     ·灵芝菌种活化第30页
     ·红茶菌菌种活化第30页
     ·灵芝菌种子液培养第30页
     ·灵芝菌发酵培养第30-31页
     ·混合发酵培养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4页
     ·菌体干重(DCW)测定第31页
     ·EPSs测定第31-33页
     ·红茶底物最佳浓度的研究第33页
     ·红茶菌接入时间的研究第33页
     ·红茶菌接种量的研究第33-34页
     ·数据分析第3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红茶浓度对灵芝菌发酵产EPS影响第34-37页
     ·红茶菌接种时间对混合发酵产EPSs的影响第37-40页
     ·红茶菌接种量对混合发酵产EPSs的影响研究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红茶菌和红曲霉混合发酵红茶产GABA的研究第44-55页
 引言第4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4-45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4-45页
     ·实验仪器第45页
   ·培养基配制及菌种培养第45-46页
     ·红曲霉斜面种子培养基第45页
     ·红曲霉种子液培养基第45页
     ·混合发酵培养基第45页
     ·糖茶水第45页
     ·红曲霉菌种活化第45-46页
     ·红茶菌菌种活化第46页
     ·红曲霉种子液培养第46页
     ·红曲霉发酵培养第46页
     ·混合发酵培养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9页
     ·菌体干重(DCW)测定第46页
     ·GABA测定第46-48页
     ·最佳红茶底物浓度的研究第48页
     ·红茶菌接入时间的研究第48-49页
     ·红茶菌接种量的研究第49页
     ·数据分析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红茶底物浓度对红曲霉发酵产GABA影响研究第49-51页
     ·红茶接种时间对混合发酵产GABA影响第51-52页
     ·红茶菌接种量对混合发酵产GABA影响第52-53页
     ·最佳条件下红曲霉与红茶菌混合发酵过程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红茶菌、灵芝菌、红曲霉混合发酵红茶产EPSs和GABA的研究第55-67页
 引言第55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5-56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5-56页
     ·实验仪器第56页
   ·培养基配制及菌种培养第56-57页
     ·斜面种子培养基第56页
     ·种子液培养基第56页
     ·混合发酵培养基第56页
     ·糖茶水第56页
     ·菌种活化第56页
     ·种子液培养第56-57页
     ·混合发酵培养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9页
     ·菌体干重(DCW)测定第57页
     ·GABA测定第57-58页
     ·EPSs测定第58页
     ·红茶最佳底物浓度的研究第58-59页
     ·红茶菌接入时间的研究第59页
     ·红茶菌接种量的研究第59页
     ·玉米油添加对最佳发酵条件下混合发酵影响研究第59页
     ·数据分析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红茶浓度对灵芝菌、红曲霉发酵产EPSs和GABA影响第59-61页
     ·红茶菌接种时间对红曲霉、灵芝菌混合发酵产GABA和EPSs的影响第61-62页
     ·红茶菌接种量对混合发酵体系中GABA和EPSs产量的影响第62-64页
     ·玉米油添加对灵芝菌、红曲霉、红茶菌发酵影响第64-65页
     ·最佳发酵条件下,红曲霉、灵芝菌、红茶菌混合发酵过程变化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红茶菌与灵芝菌混合发酵红茶产EPSs的研究第67页
     ·红茶菌与红曲霉混合发酵红茶产GABA的研究第67页
     ·红茶菌、灵芝菌与红曲霉混合发酵红茶产GABA和EPSs的研究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M标准的高强度汽车紧固件复合热处理生产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本体的食品安全垂直搜索引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