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中秋双语晚会字幕翻译策略探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本文框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国外文化翻译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文化翻译研究 | 第12-15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文本功能类型的提出 | 第15页 |
第二节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对比分析 | 第15-18页 |
第三节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在文化翻译中的实践意义 | 第18-21页 |
第四章 中秋文化综览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历史渊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社会风俗 | 第22页 |
第三节 心理情感 | 第22-25页 |
第五章 中秋晚会字幕文本的文化术语解读 | 第25-29页 |
第一节 概念意义词汇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联想意义词汇 | 第27-29页 |
第六章 中秋晚会字幕的文化翻译策略 | 第29-37页 |
第一节 意象替代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增译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阐释性翻译 | 第32-35页 |
第四节 删译 | 第35-3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