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新教师PCK发展的案例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导论第10-20页
 一、研究问题第11-12页
 二、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三、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7页
 五、研究过程第17-18页
 六、论文思路第18-20页
第一章 教师PCK发展理论研究第20-31页
 一、PCK的形成与发展第20-22页
 二、PCK的内涵与构成第22-27页
 三、PCK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第27-31页
第二章 未来教师PCK的获取第31-38页
 一、大学本科课程充实知识储备:以徐老师为例第31-33页
  (一) 通史课程笔记是备课的参考资料第31-32页
  (二) 微格课是教学初体验第32-33页
 二、专业硕士课程注重教学能力:以邵老师为例第33-35页
  (一) 教育硕士专业课针对历史教学问题第33-35页
  (二) 将大学内容运用于中学课堂第35页
 三、研究生经历多角度对待学科教育:以朱老师为例第35-38页
  (一) 导师的课让我明白一节好课的标准第35-36页
  (二) 心理学以另一种视角看待教学第36-38页
第三章 作为新手教师的PCK发展第38-54页
 一、在备课过程中发展PCK:以学科知识为主第39-42页
  (一) 第一次牵强的备课第40-41页
  (二) 每一课都要寻找一个“灵魂”第41页
  (三) 带教老师一语点破“玄机”第41-42页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展PCK-以教学知识为主第42-45页
  (一) 从“一言堂”到学生参与第43页
  (二) 从空谈理论到结合现实第43-45页
 三、在师生交流中发展PCK:以学生知识为主第45-48页
  (一) 深入沟通后才知道学生的兴趣第45-46页
  (二) 作业练习是及时的反馈第46-47页
  (三) 学生提问增长了我的知识面第47-48页
 四、在教学环境中发展PCK:以情境知识为主第48-51页
  (一) 教授不同班级:根据课堂反应作调节第48-50页
  (二) 面对突发状况:从“惊心动魄”到从容应对第50-51页
 五、在课件运用中发展PCK:以技术知识为主第51-54页
  (一) 课件的制作:从粗糙繁多到精致简单第51-52页
  (二) 运用的评价:更倾向板书式教学第52-54页
第四章 中学历史新教师PCK获得的影响因素第54-67页
 一、高等教育对职前教师获得PCK的作用第54-58页
  (一) 课程学习与从事教师职业的关联度第54-55页
  (二) 实习是真正进入课堂的开始第55-57页
  (三) 教师教育者作为未来教师的引导人第57-58页
 二、校本培训制度对在职教师发展PCK的影响第58-64页
  (一) 每所中学都实行师徒带教制度第59-60页
  (二) 在教研组活动中共享知识第60-62页
  (三) 公开课后提升教学能力第62-64页
 三、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第64-67页
  (一) 几乎每天都写教学日记第64-66页
  (二) 师生交流中体现教学相长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7-74页
 一、结论第67-71页
  (一) 未来教师获得PCK的来源第67-68页
  (二) 新手教师发展PCK的途径第68-69页
  (三) 多因素影响新教师PCK的发展第69-71页
 二、建议第71-74页
  (一) 明确中学教师PCK的素养要求第71-72页
  (二) 加强职前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实践体验第72页
  (三) 优化校本培训机制第72-73页
  (四) 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与反思第73-74页
附录:访谈提纲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视野下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论王力古代汉语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