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URBS高阶面元法的船舶兴波阻力计算
|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关键问题 | 第10-12页 |
| ·船体曲面的生成 | 第10-11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11页 |
| ·数值离散的处理 | 第11-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 ·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NURBS曲面造型 | 第13-29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NURBS曲面造型技术 | 第14-23页 |
| ·NURBS曲面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 ·NURBS曲线曲面数据点的参数化 | 第16-17页 |
| ·NURBS曲线曲面上点的坐标和导矢的计算 | 第17-19页 |
| ·NURBS曲线曲面的反算 | 第19-20页 |
| ·NURBS曲线曲面的修改 | 第20-23页 |
| ·船体曲面NURBS造型的关键问题 | 第23-25页 |
| ·船体曲面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25-27页 |
| ·曲面造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浅水船舶兴波问题 | 第29-37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 第30页 |
| ·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物面条件 | 第30-31页 |
| ·自由面条件 | 第31页 |
| ·有限水深条件 | 第31页 |
| ·辐射条件 | 第31页 |
| ·求解方法 | 第31-36页 |
| ·船体曲面的生成 | 第32页 |
| ·源强密度曲面的生成 | 第32-33页 |
| ·扰动速度势的求取 | 第33-35页 |
| ·兴波阻力的计算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7-44页 |
| ·引言 | 第37-39页 |
| ·船体曲面控制点的反求 | 第39-40页 |
| ·船体和源强密度曲面的生成 | 第40-41页 |
| ·边界面的网格离散 | 第41-42页 |
| ·辐射条件的满足 | 第42-43页 |
| ·有限水深条件的处理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53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算例 | 第45-52页 |
| ·单体船 | 第46-49页 |
| ·双体船 | 第49-51页 |
|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3-54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