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离职率上升原因分析 | 第14页 |
·离职对策分析 | 第14页 |
·研究的范围与限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离职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页 |
·离职的定义 | 第15页 |
·离职的分类 | 第15页 |
·离职研究的历史发展及概述 | 第15-17页 |
·国外离职研究历史发展简评 | 第15-17页 |
·国内离职研究发展简评 | 第17页 |
·离职与激励的关系 | 第17-22页 |
·内容型激励 | 第17-20页 |
·过程性激励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22-32页 |
·Price-Mueller(2000)模型概述 | 第22-29页 |
·环境变量 | 第24页 |
·个体变量 | 第24-25页 |
·结构化变量 | 第25-27页 |
·中介变量 | 第27-28页 |
·控制变量 | 第28页 |
·模型中的路径关系 | 第28-29页 |
·员工离职模型设计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骏华公司离职清况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公司简介 | 第32页 |
·人力资源概况 | 第32-37页 |
·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人员结构 | 第33-37页 |
·数据收集方法与过程 | 第37-40页 |
·资料收集准备 | 第37页 |
·调查方法选择 | 第37-38页 |
·问卷调查设计 | 第38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38-39页 |
·研究实施程序 | 第39-40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样本分析 | 第40-41页 |
·员工离职结构分布分析 | 第41-42页 |
·人才离职变量分布分析 | 第42-43页 |
·员工离职原因综合分析 | 第43-49页 |
第五章 骏华公司员工离职对策 | 第49-57页 |
·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49-55页 |
·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 | 第49页 |
·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49-52页 |
·严把招聘关 | 第52页 |
·建立完善职业发展阶梯 | 第52-53页 |
·加强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及工作热情 | 第53-54页 |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 第54-55页 |
·提升管理水平、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 第55-57页 |
·优化流程,强化制度 | 第55页 |
·提高转换成本 | 第55-56页 |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建立有工作成就感的企业文化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附件1: 骏华公司员工离职因素调查问卷表 | 第61-65页 |
附件2: 骏华公司员工离职访谈记录表 | 第65-67页 |
附件3: 管理岗工作计划考核表 | 第67-68页 |
附件4: 管理岗KPI考核表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