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为颖东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宏观基础预测数据 | 第14-15页 |
·适应颖东区区位和发展战略转移 | 第15页 |
·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大决定的要求 | 第15-16页 |
·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四个保障作用 | 第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主要数据及资料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国外耕地保护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20-21页 |
·国内耕地保护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21-23页 |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23页 |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内涵 | 第23-24页 |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现状及利用程度和效益分析 | 第27-37页 |
·颖东区自然条件 | 第27-28页 |
·颖东区资源现状 | 第28-37页 |
·数量情况 | 第28页 |
·耕地质量现状 | 第28-29页 |
·后备资源情况 | 第29页 |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现状 | 第29-33页 |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程度和效益分析 | 第33-35页 |
·程度分析 | 第33-34页 |
·效益分析 | 第34-35页 |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37-44页 |
·颖东区上轮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执行情况 | 第37-41页 |
·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基本农田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 第42页 |
·耕地和基本农田流向分析 | 第42页 |
·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特点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五章 颖东区耕地压力分析 | 第44-48页 |
·耕地压力指数与耕地压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44页 |
·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指数模型 | 第44页 |
·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颖东区耕地压力指数计算与分析 | 第45-48页 |
·耕地压力指数计算 | 第45-46页 |
·耕地压力分析与结论 | 第46-48页 |
第六章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模预测与确定 | 第48-60页 |
·基于粮食需求量的耕地需求量预测 | 第48-52页 |
·人口预测 | 第48页 |
·人均粮食消费量确定 | 第48-49页 |
·粮食播面单产预测 | 第49-50页 |
·粮作比预测 | 第50页 |
·粮食自给率选取 | 第50-51页 |
·耕地复种指数选取 | 第51页 |
·计算基于粮食需求量的耕地需求量 | 第51-52页 |
·基于预留法的耕地供给量预测 | 第52-57页 |
·耕地增加量预测 | 第52-54页 |
·耕地减少量预测 | 第54-56页 |
·计算基于预留法的耕地供给量预测 | 第56-57页 |
·耕地供给量的预测值确定 | 第57页 |
·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 第57-58页 |
·耕地保有量的确定 | 第58-60页 |
第七章 颖东区基本农田保护规模与方案 | 第60-62页 |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60页 |
·颖东区基本农田规划方案 | 第60-62页 |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区域划定 | 第60页 |
·基本农田总面积的划定和各乡镇指标的分解 | 第60-62页 |
第八章 颖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