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序论 | 第8-10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有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9页 |
1、草原文化传统对中学生德育品质的熏陶 | 第9页 |
2、乡土美术形式为美术教学(智育技能)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 第9页 |
3、乡土美术教育能为中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 第9页 |
(三) 探索的新思路和实践方法 | 第9-10页 |
1、突破专业壁垒,更新教育观念 | 第9页 |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近取材 | 第9页 |
3、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组织美术"参观.表现.造型"领域的学习 | 第9-10页 |
一、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及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启迪 | 第10-15页 |
(一) "天人和谐",珍视环境、保护生态的思想,是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第10-11页 |
(二) 注重开放的兼容并蓄的思想 | 第11-13页 |
(三) 英雄崇拜和自强不息的竞争意识,是草原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 第13-14页 |
(四) 珍惜生命,以人为本,重视团结 | 第14-15页 |
二、从当地的民俗、服饰、家居装饰、自用工艺品中提取典型的地域审美元素,探索乡土美术教学 | 第15-19页 |
(一) 从当地民俗中选择乡土美术题材 | 第15-16页 |
1、内蒙古的民间剪纸艺术 | 第15-16页 |
2、尝试美术"综合.探究.参与"领域的学习 | 第16页 |
(二) 乡土美术资源的分类研究,整合造型规律 | 第16-18页 |
1、蒙古族的民族服饰纹样取材和造型特点 | 第16-17页 |
2、蒙古族的室内家居装饰及造型特点 | 第17页 |
3、蒙古族人民生活的自用工艺品风格 | 第17-18页 |
4、组织美术"欣赏.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 | 第18页 |
(三) 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和色彩象征 | 第18-19页 |
三、以游览参观人文景观为辅助教学方式,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 | 第19-21页 |
1、我市的人文景观主要是以寺庙为主体的名胜古迹 | 第20页 |
2、组织美术"参观.对比.表现"领域的学习 | 第20-21页 |
结语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