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 第10-11页 |
(二)布鲁纳:建构主义 | 第11页 |
(三)赫尔巴特: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现状及意义 | 第12-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中鲁迅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7-26页 |
一、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 第17-22页 |
(一)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 第17-20页 |
(二)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二、对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访谈 | 第22-26页 |
(一)高中语文教师关于鲁迅教学访谈实录 | 第22-23页 |
(二)高中语文鲁迅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专题阅读教学理论概述 | 第26-31页 |
一、专题的概念 | 第26页 |
二、专题阅读的概念 | 第26-27页 |
三、专题阅读教学的概念 | 第27-31页 |
(一)内涵 | 第27-28页 |
(二)特征 | 第28页 |
(三)教学形态 | 第28页 |
(四)价值意义 | 第28-31页 |
第四章 鲁迅专题阅读教学策略——以《鲁迅与青年》专题教学为例 | 第31-42页 |
一、钻研教材,确定专题主题 | 第31-35页 |
(一)鲁迅作品中的立人精神 | 第31-32页 |
(二)鲁迅作品中的民族精神 | 第32-34页 |
(三)鲁迅作品中的泥土精神 | 第34-35页 |
二、依据学情,确立专题目标 | 第35-36页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 第36页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36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36页 |
三、整合课外资源,处理鲁迅选文 | 第36-38页 |
(一)确定专题选文,将选文分类 | 第36-38页 |
(二)课外资料搜集与整理 | 第38页 |
四、教师适时指导,展开自主阅读 | 第38-40页 |
(一)指导小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 第38-40页 |
(二)培养学生语感,重视朗读能力 | 第40页 |
五、课后阅读评价,巩固阅读成果 | 第40-42页 |
(一)坚持鼓励、欣赏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思想 | 第40-41页 |
(二)生成读书报告,总结读书成果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附录1 | 第47-49页 |
附录2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