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四)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六)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第14-25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 Alderson&Wall15个“反拨效应假说” | 第18-19页 |
2. Pordormou的“显性一隐性反拨效应” | 第19页 |
3. Hughes&Bailey的反拨效应模式 | 第19-20页 |
(三) PRETCO概述 | 第20-22页 |
(四) 反拨效应的概念 | 第22页 |
(五) 过程体裁教学法概述 | 第22-25页 |
第三章 PRETCO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反拨效应的调查分析 | 第25-33页 |
(一)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二)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1.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和态度 | 第26-27页 |
2. PRETCO对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不同方面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小结 | 第28页 |
(三)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1. 教师对PRETCO写作测试的认识和态度 | 第28-29页 |
2. PRETCO写作测试对教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 第29-31页 |
3. 教师针对PRETCO写作测试的教学方式 | 第31页 |
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 第33-42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二) 教学设计 | 第33-38页 |
1. 教学目标设计 | 第33-34页 |
2. 实验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 第34页 |
3. 实施过程 | 第34-38页 |
(三)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1.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2. 学生日志分析 | 第39-40页 |
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PRETCO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及启示 | 第42-49页 |
(一) PRETCO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 | 第42-45页 |
1. 对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 第42-43页 |
2. 对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 | 第43-45页 |
(二) PRETCO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反拨效应的启示 | 第45-49页 |
1. 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启示 | 第45页 |
2. 对学生的启示 | 第45-47页 |
3. 对教师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一) 结论 | 第49页 |
(二)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