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副产品加工及利用论文--血液加工品论文

鸭血制备肉味风味物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2 鸭血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鸭血的组成第12-13页
        1.2.2 鸭血浆蛋白的组成第13-14页
        1.2.3 鸭血浆蛋白的研究第14-15页
    1.3 肽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1 蛋白肽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1.3.2 蛋白肽制备肉味风味物质的研究第17-18页
    1.4 肉味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4.1 肉味风味物质的制备第18-19页
        1.4.2 美拉德反应的研究第19-21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1.5.1 课题来源第21页
        1.5.2 课题研究意义第21-23页
        1.5.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1.5.4 课题创新点第23-24页
第2章 鸭血浆蛋白成分分析及蛋白肽的制备第24-37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2.1 原料第24页
        2.2.2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2.3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3.1 鸭血浆蛋白的制备第26页
        2.3.2 鸭血浆蛋白的酶解第26-27页
        2.3.3 亚临界水处理血浆蛋白第27-2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8-36页
        2.4.1 血浆蛋白成分分析第28页
        2.4.2 鸭血浆蛋白的酶解第28-34页
        2.4.3 亚临界水水解血浆蛋白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肉味风味物质的制备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3.2.1 主要试剂第37-38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39页
        3.3.1 肉味风味物质的制备第38页
        3.3.2 简单描述检验法第38-39页
        3.3.3 排序检验法第3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3.4.1 糖种类的确定第39-40页
        3.4.2 反应温度对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40-42页
        3.4.3 原料比对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42-43页
        3.4.4 初始 pH 对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43-44页
        3.4.5 反应时间对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47-53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4.2.1 主要试剂第47-48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49页
        4.3.1 DPPH·清除率的测定第48页
        4.3.2 ABTS+清除率的测定第48-49页
        4.3.3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4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4.4.1 DPPH·清除能力第49-50页
        4.4.2 ABTS+清除率第50-51页
        4.4.3 还原能力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血浆蛋白肽对肉味风味物质制备的影响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材料与仪器第53-54页
        5.2.1 主要试剂第53-54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54页
    5.3 实验方法第54-56页
        5.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54页
        5.3.2 氨基酸分析第54-55页
        5.3.3 鸭血浆蛋白肽对美拉德反应制备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55-56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5.4.1 红外光谱分析第56-58页
        5.4.2 血浆蛋白肽的氨基酸分析第58-59页
        5.4.3 水解度对美拉德反应制备肉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第59-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贮藏下轻碾米老化特性的研究及机理初探
下一篇:复杂锡精矿还原熔炼工艺过程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