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现阶段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缘由及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一) 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 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一) 通识教育第14-15页
        (二) 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第15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15-16页
    四 研究思路第16页
    五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一般要求第18-30页
    一 倡导“全人教育”第18-21页
        (一) 激发人的主体性第19页
        (二) 知识与能力提升第19-20页
        (三) 人格与道德养成第20-21页
    二 倡导“理性”的育人理念第21-25页
        (一) 明确的育人目标第22-23页
        (二) 科学的育人内容第23-24页
        (三) 合理的育人方法第24-25页
    三 倡导共同体的建立第25-27页
        (一) 建立大学内部的共同体第25-26页
        (二) 建立国家、民族的共同体第26-27页
    四 倡导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融合第27-30页
        (一) 注重对经典的深入研读第27-28页
        (二) 注重沟通东西方文明第28-30页
第三章 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基本要求第30-40页
    一 贯彻“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念第30-33页
        (一)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内涵第30-32页
        (二) 通识教育价值导向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念的融合第32-33页
    二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第33-37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性第33-34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通识教育价值导向起引领作用第34-35页
        (三) 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与普世价值相区别第35-37页
    三 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适度的张力第37-40页
        (一)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第37-38页
        (二)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侧重第38-40页
第四章 上海市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现状分析第40-58页
    一 上海市五所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现状第40-51页
        (一) 复旦大学第40-43页
        (二) 上海交通大学第43-44页
        (三) 华东理工大学第44-46页
        (四) 上海大学第46-49页
        (五) 上海电力学院第49-51页
    二 上海市五所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导向分析第51-58页
        (一) 取得的成效第51-53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53-58页
第五章 加强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思路第58-64页
    一 推动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的传播第58-60页
        (一) 将通识教育价值导向有机贯穿到通识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第58-59页
        (二) 将通识教育价值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第59-60页
    二 全方位服务我国通识教育育人平台第60-64页
        (一) 构建专门的高校通识教育机构第60-61页
        (二) 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第61-64页
结论第64-68页
    一 通识教育应以其自身的价值导向一般要求作指引第64页
    二 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应具有“中国特色”第64-65页
    三 加强我国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任重而道远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拿大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