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框架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边缘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21-22页 |
3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特征抽样分析 | 第22-32页 |
3.1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 | 第22-23页 |
3.2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 第23-26页 |
3.3 留守儿童监护情况 | 第26-27页 |
3.4 留守儿童零用钱情况 | 第27-29页 |
3.5 遇到困难时对救援的表现 | 第29-30页 |
3.6 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和方式 | 第30-32页 |
4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2-49页 |
4.1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 第32-33页 |
4.2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44页 |
4.2.1 心理方面 | 第33-35页 |
4.2.2 学习方面 | 第35-42页 |
4.2.3 家庭方面 | 第42-44页 |
4.3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 第44-49页 |
4.3.1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44-45页 |
4.3.2 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45页 |
4.3.3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45-47页 |
4.3.4 家庭方面的原因 | 第47-49页 |
5 国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典型个案研究 | 第49-54页 |
5.1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 第49-50页 |
5.1.1 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概况 | 第49-50页 |
5.1.2 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应对措施 | 第50页 |
5.2 江西省上栗县福田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 第50-53页 |
5.2.1 上栗县福田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概况 | 第50-52页 |
5.2.2 上栗县福田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应对措施 | 第52-53页 |
5.3 经验总结 | 第53-54页 |
6 潍坊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 第54-63页 |
6.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 | 第54-55页 |
6.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重视家庭教育 | 第55-56页 |
6.3 加大社会教育投入,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教育格局 | 第56-58页 |
6.4 加强学校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 第58-63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63-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