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茶论文--各种茶论文

苦苣保健茶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苦苣菜概述第9页
    1.2 苦苣菜的化学成分第9-11页
        1.2.1 营养成分第9-10页
        1.2.2 单环倍半萜及其苷第10页
        1.2.3 三萜及甾类第10页
        1.2.4 黄酮类化合物第10页
        1.2.5 挥发油成分第10页
        1.2.6 香豆素类第10-11页
        1.2.7 木质素类第11页
        1.2.8 其他第11页
    1.3 苦苣菜的药理作用第11-12页
        1.3.1 保肝作用第11页
        1.3.2 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第11页
        1.3.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1页
        1.3.4 抗肿瘤及抗癌第11页
        1.3.5 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胆固醇第11-12页
        1.3.6 利尿第12页
        1.3.7 抗炎第12页
        1.3.8 抗氧化第12页
        1.3.9 抗凝血和抑菌作用第12页
        1.3.10 其他作用第12页
    1.4 苦苣菜的加工现状第12-13页
    1.5 保健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3页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3-14页
        1.6.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6.2 研究内容第14页
    1.7 研究目标第14-15页
    1.8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3页
    2.1 材料第16页
    2.2 仪器与药品第16页
        2.2.1 仪器第16页
        2.2.2 药品第16页
    2.3 试验方法第16-23页
        2.3.1 工艺流程第16页
        2.3.2 萎凋工艺研究第16-17页
        2.3.3 杀青工艺研究第17-19页
        2.3.4 揉捻工艺研究第19页
        2.3.5 干燥工艺研究第19-20页
        2.3.6 包装工艺研究第20-21页
        2.3.7 质量稳定性研究第21页
        2.3.8 测定方法第21-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6页
    3.1 萎凋工艺第23-27页
        3.1.1 不同萎凋时间对苦苣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23-26页
        3.1.2 苦苣保健茶感官品质审评第26-27页
        3.1.3 小结第27页
    3.2 杀青工艺第27-36页
        3.2.1 蒸汽杀青工艺第27-29页
        3.2.2 微波杀青工艺第29-32页
        3.2.3 不同杀青方式对苦苣菜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第32-35页
        3.2.4 不同杀青方式下苦苣保健茶的感官品质第35页
        3.2.5 小结第35-36页
    3.3 揉捻工艺第36-37页
        3.3.1 揉捻对细胞破损率、水浸出物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3.2 小结第37页
    3.4 干燥工艺第37-44页
        3.4.1 烘干工艺第38-39页
        3.4.2 微波干燥工艺第39-40页
        3.4.3 晒干工艺第40-41页
        3.4.4 不同干燥方法对苦苣保健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第41-44页
        3.4.5 不同干燥方法下的苦苣保健茶感官品质第44页
        3.4.6 小结第44页
    3.5 包装方式研究第44-45页
        3.5.1 包装材料对贮藏期内苦苣保健茶水分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3.6 质量稳定性研究第45-46页
        3.6.1 不同贮藏期苦苣保健茶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第45-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4.1 萎凋工艺对苦苣保健茶的影响第46页
    4.2 杀青工艺对苦苣保健茶的影响第46-47页
    4.3 揉捻工艺对苦苣保健茶的影响第47页
    4.4 干燥工艺对苦苣保健茶的影响第47-48页
    4.5 包装材料对苦苣保健茶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6 参考文献第50-54页
7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54-55页
8 作者简介第55-56页
9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染水体的曝气和化学氧化组合修复试验研究
下一篇:低分子柑橘果胶的物理制备法研究及其抗癌活性的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