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前人研究回顾第9-16页
     ·状语的研究第9-11页
       ·状语的定义及性质第9-10页
       ·状语的类别第10页
       ·状语的语义指向第10-11页
     ·补语的研究第11-13页
       ·补语的定义及性质第11-12页
       ·补语的类别第12-13页
       ·补语的语义指向第13页
     ·谓词前后修饰语的比较研究第13-16页
       ·刘月华的研究第13-14页
       ·张黎的研究第14-15页
       ·屈正林的研究第15页
       ·王邱丕君、施建基的研究第15-16页
     ·前人研究的不足第16页
   ·本文构想第16-19页
     ·研究对象第16-17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页
     ·语料的来源第17页
     ·研究的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谓词前修饰词第19-27页
   ·能位于谓词前的修饰词第19-25页
     ·名词第19-21页
     ·动词第21-22页
     ·形容词第22-24页
     ·副词第24页
     ·代词第24-25页
   ·只能位于谓词前的修饰词第25-26页
     ·名词第25页
     ·动词第25页
     ·副词第25-26页
     ·代词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谓词后修饰词第27-32页
   ·能位于谓词后的修饰词第27-30页
     ·动词第27-28页
     ·形容词第28-29页
     ·副词第29-30页
     ·代词第30页
   ·只能位于谓词后的修饰词第30-31页
     ·动词第30页
     ·形容词第30-31页
     ·程度副词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修饰词及差异第32-41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动词及差异第32-33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动词第32页
     ·位于谓词前后的差异第32-33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形容词及差异第33-35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形容词第33-34页
     ·位于谓词前后的差异第34-35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副词及差异第35-37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副词第35页
     ·位于谓词前后的差异第35-37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代词及差异第37-40页
     ·能位于谓词前或后的代词第37-38页
     ·位于谓词前后的差异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41-42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41页
   ·本文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参考资料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释意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看会忆口译--实时同传中的应急策略
下一篇: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