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生字形义关系考察及教学建议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9-12页 |
| 一、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 二、汉字本体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统计法 | 第12页 |
| 二、文献资料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生字字形及本义研究 | 第13-60页 |
| 第一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象形字及其本义 | 第15-23页 |
| 一、所收象形字 | 第15页 |
| 二、所收象形字的本义 | 第15-23页 |
| 第二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指事字及其本义 | 第23-25页 |
| 一、所收指事字 | 第23页 |
| 二、所收指事字的本义 | 第23-25页 |
| 第三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会意字及其本义 | 第25-32页 |
| 一、所收会意字 | 第25页 |
| 二、所收会意字的本义 | 第25-32页 |
| 第四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形声字及其本义 | 第32-60页 |
| 一、所收形声字 | 第32-33页 |
| 二、所收形声字的本义 | 第33-60页 |
| 第二章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生字字用分析 | 第60-87页 |
| 第一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象形字字用分析 | 第60-65页 |
| 一、象形字使用本义 | 第60-61页 |
| 二、象形字使用引申义或假借义 | 第61-65页 |
| 第二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指事字字用分析 | 第65-66页 |
| 一、指事字使用本义 | 第65页 |
| 二、指事字使用引申义或假借义 | 第65-66页 |
| 第三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会意字字用分析 | 第66-70页 |
| 一、会意字使用本义 | 第66页 |
| 二、会意字使用引申义或假借义 | 第66-70页 |
| 第四节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所收形声字字用分析 | 第70-87页 |
| 一、形声字使用本义 | 第70页 |
| 二、形声字使用引申义或假借义 | 第70-87页 |
| 第三章 《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生字教学建议 | 第87-92页 |
| 第一节 对使用本义的生字的教学建议 | 第87-89页 |
| 一、图示法 | 第87-89页 |
| 二、关联法 | 第89页 |
| 第二节 对使用引申义或假借义的生字的教学建议 | 第89-92页 |
| 一、溯源法 | 第89-90页 |
| 二、联想法 | 第90-92页 |
| 结语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