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1.3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2.1 工作特征的研究回顾 | 第16-21页 |
2.1.1 工作特征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工作特征的维度 | 第16-17页 |
2.1.3 工作特征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工作特征的测量 | 第18-19页 |
2.1.5 工作特征的结果变量 | 第19-21页 |
2.2 上级支持的研究回顾 | 第21-23页 |
2.2.1 上级支持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上级支持的维度和测量 | 第22页 |
2.2.3 上级支持与创新行为、内在动机 | 第22-23页 |
2.3 内在动机 | 第23-27页 |
2.3.1 内在动机的涵义 | 第23页 |
2.3.2 内在动机的维度 | 第23-24页 |
2.3.3 内在动机的测量 | 第24-25页 |
2.3.4 内在动机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2.3.5 内在动机和创新行为 | 第27页 |
2.4 创新行为 | 第27-32页 |
2.4.1 创新行为的概念 | 第27-28页 |
2.4.2 创新行为的维度 | 第28页 |
2.4.3 创新行为的测量 | 第28-29页 |
2.4.4 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2.5 研究小结 | 第32-34页 |
3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4-40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3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4-40页 |
3.2.1 工作特征对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第34-35页 |
3.2.2 工作特征对内在动机的直接作用 | 第35-36页 |
3.2.3 内在动机对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第36页 |
3.2.4 内在动机在工作特征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6-37页 |
3.2.5 上级支持的调节作用 | 第37-40页 |
4 实证研究 | 第40-58页 |
4.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40-41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41-42页 |
4.2.1 工作特征量表 | 第41页 |
4.2.2 上级支持量表 | 第41页 |
4.2.3 内在动机量表 | 第41页 |
4.2.4 创新行为量表 | 第41页 |
4.2.5 人口统计变量 | 第41-42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42-43页 |
4.4 信度分析 | 第43页 |
4.5 效度分析 | 第43-46页 |
4.6 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7 人口统计变量差异性分析 | 第47-52页 |
4.7.1 性别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7-48页 |
4.7.2 学历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8-49页 |
4.7.3 年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9页 |
4.7.4 工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9-50页 |
4.7.5 公司性质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4.7.6 公司规模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51-52页 |
4.8 回归分析 | 第52-58页 |
4.8.1 工作特征对创新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2页 |
4.8.2 工作特征对内在动机的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4.8.3 内在动机对创新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4.8.4 内在动机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3-55页 |
4.8.5 上级支持的调节作用 | 第55-5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4页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第58-60页 |
5.1.1 本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58页 |
5.1.2 研究结论 | 第58-60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60-61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61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工作特征和创新行为调查问卷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