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4页 |
(一)著作类 | 第10-13页 |
(二)期刊类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资料收集法 | 第14页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14页 |
(三)访谈法 | 第14-15页 |
(四)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丹寨苗族锦鸡舞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 第16-23页 |
一、丹寨苗族锦鸡舞自然环境概况 | 第16-17页 |
二、丹寨苗族锦鸡舞人文环境概况 | 第17-23页 |
(一)建制沿革 | 第17-18页 |
(二)民族概况 | 第18-19页 |
(三)信仰文化 | 第19-21页 |
(四)衣食住行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概况 | 第23-36页 |
一、排调镇苗族锦鸡舞的源流及音乐种类 | 第23-25页 |
(一)苗族锦鸡舞的起源 | 第23-25页 |
(二)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种类 | 第25页 |
二、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现状 | 第25-36页 |
(一)苗族锦鸡舞音乐的沿用习俗 | 第25-28页 |
(二)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的乐器行制 | 第28-34页 |
(三)本民族对其保护现状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丹寨苗族锦鸡舞音乐形态分析 | 第36-54页 |
一、苗族锦鸡舞表现形态 | 第36-40页 |
(一)表现功能 | 第36-37页 |
(二)表现形式与方法 | 第37-39页 |
(三)表现的场合 | 第39-40页 |
二、苗族锦鸡舞音乐形态 | 第40-54页 |
(一)苗族锦鸡舞音乐形态分析 | 第40-44页 |
(二)代表谱例 | 第44-54页 |
第四章 丹寨苗族锦鸡舞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 | 第54-61页 |
一、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传承的变迁 | 第54-57页 |
(一)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传承的社会生活环境变迁 | 第54页 |
(二)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传承人的变迁 | 第54-55页 |
(三)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传承方式的变迁 | 第55-57页 |
二、排调镇苗族锦鸡舞音乐未来的展望 | 第57-61页 |
(一)苗族锦鸡舞音乐传承的必要性与措施 | 第57-58页 |
(二)关于苗族锦鸡舞音乐的艺术升华与原始传承的一些看法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87页 |
附录A 田野调查日志 | 第67-76页 |
附录B 田野调查图志 | 第7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