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定县布依族民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民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民歌功能性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贵定县布依族概况 | 第16-20页 |
一、贵定县布依族概况 | 第16页 |
(一)地理环境 | 第16页 |
(二)交通情况 | 第16页 |
二、贵定县布依族人文风俗 | 第16-17页 |
(一)历史渊源 | 第16-17页 |
(二)人文风俗 | 第17页 |
三、贵定县布依族音乐概况 | 第17-20页 |
(一)布依族音乐分布状况 | 第17-18页 |
(二)贵定县布依族音乐状况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贵定布依族民歌类型 | 第20-26页 |
一、布依族民歌概况 | 第20页 |
二、布依族民歌类型 | 第20-26页 |
(一)根古歌 | 第21页 |
(二)盘歌 | 第21页 |
(三)浪哨歌(情歌) | 第21-23页 |
(四)猜歌 | 第23页 |
(五) 排歌 | 第23-24页 |
(六)反歌 | 第24页 |
(七)风俗礼仪歌 | 第24页 |
(八) 新山歌 | 第24-25页 |
(九)明歌与土歌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贵定县布依民歌的主要曲调 | 第26-40页 |
一、布依民歌的曲调 | 第26-34页 |
(一)大调与小调 | 第27-28页 |
(二)大歌与小歌 | 第28页 |
(三)明歌调与土歌调 | 第28页 |
(四)好花红调 | 第28-29页 |
(五)盘歌 | 第29页 |
(六)十二部对歌 | 第29-34页 |
二、贵定县“布依山歌十八调” | 第34-37页 |
三、明歌的外来音调 | 第37-38页 |
(一)出现外来音调的原因 | 第37-38页 |
(二)外来音调的特点 | 第38页 |
四、外来音调与本土音调的异同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贵定布依族民歌的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 | 第40-47页 |
一、贵定县布依族民歌的生存现状 | 第40-42页 |
(一)在民间的传承现状 | 第41页 |
(二)在校园的传承现状 | 第41-42页 |
(三)在政府层面的传承现状 | 第42页 |
二、贵定县布依族民歌传承的原因和走向 | 第42-44页 |
(一)布依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第42-43页 |
(二)出现传承问题的原因 | 第43-44页 |
(三)针对贵定县布依族民歌发展的走向 | 第44页 |
三、贵定县布依族民歌传承的对策思考 | 第44-47页 |
(一)加大布依族民歌在校园课程中的比例 | 第45页 |
(二)培养专门的人才,建立自己的民歌团体 | 第45页 |
(三)政府层面重视民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 第45-46页 |
(四)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媒体和网络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