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及设备论文--表面处理论文

双面研磨/抛光机结构设计及磨削轨迹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1-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研究背景意义第11-12页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双面研磨/抛光加工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双面研磨/抛光加工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双面研磨/抛光机整机建模及结构改进第17-32页
    2.1 双面研磨/抛光机整机结构简介第17-20页
        2.1.1 本机主要技术参数第18-19页
        2.1.2 本机运行机理概述第19页
        2.1.3 本机技术特点第19-20页
    2.2 研磨抛光过程及原理第20-22页
        2.2.1 研磨/抛光机加工原理第20-21页
        2.2.2 研磨/抛光过程加载受力分析第21-22页
    2.3 双面研磨/抛光机主系统建模第22-27页
        2.3.1 升降支撑系统建模第23-24页
        2.3.2 研磨/抛光系统建模第24-25页
        2.3.3 动力传动系统建模第25-26页
        2.3.4 床身系统建模第26-27页
    2.4 双面研磨/抛光机整机建模第27-28页
    2.5 双面研磨/抛光机结构改造第28-31页
        2.5.1 升降支撑系统关键结构改造第28-30页
        2.5.2 上研磨系统关节轴承的选用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双面研磨/抛光机关键结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32-55页
    3.1 基于有限元动静态分析前处理第32-37页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1.2 材料属性第33-34页
        3.1.3 网格划分第34-35页
        3.1.4 载荷和约束的施加第35-37页
    3.2 动静态特性分析简介第37-38页
        3.2.1 静力学分析第38页
        3.2.2 动力学分析第38页
    3.3 整机各主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38-45页
        3.3.1 升降支撑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第38-40页
        3.3.2 上研磨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第40-42页
        3.3.3 下研磨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第42-43页
        3.3.4 床身箱体动静态特性分析第43-45页
    3.4 关键结构优化设计第45-54页
        3.4.1 基于响应面法的目标驱动优化设计第45-47页
        3.4.2 关键零部件结构轻量化设计第47-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双面研磨/抛光过程运动轨迹分析研究第55-69页
    4.1 双面研磨/抛光加工机理第55-56页
    4.2 双面研磨/抛光运动轨迹模型的建立第56-62页
        4.2.1 加工中抛光盘相对工件运动轨迹模型的建立第56-59页
        4.2.2 加工中工件相对抛光盘运动轨迹模型的建立第59-62页
    4.3 双面研磨/抛光运动轨迹仿真第62-67页
        4.3.1 抛光盘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仿真分析第62-64页
        4.3.2 工件相对于抛光盘运动轨迹仿真分析第64-67页
    4.4 仿真轨迹分析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双面研磨/抛光机工艺参数的优化第69-80页
    5.1 双面研磨/抛光机工艺参数优化的衡量标准第69-70页
    5.2 双面研磨/抛光去除率及抛光均匀性分析第70-71页
        5.2.1 抛光去除率分析第70-71页
        5.2.2 抛光均匀性分析第71页
    5.3 加工实验工艺参数的选择第71-72页
    5.4 试验设计第72-79页
        5.4.1 实验正交化第72-73页
        5.4.2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第73-74页
        5.4.3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第74-76页
        5.4.4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第76-79页
    5.5 蓝宝石实际加工实验分析第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X数字城市建设的应用与分析
下一篇:红松查尔酮合酶基因和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