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 初中教材分析 | 第12页 |
2. 多元智能和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 | 第12-13页 |
三 中小学建筑艺术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2. 境外现状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方法和目的 | 第16-19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6-19页 |
第一章 骑楼建筑在海口地区的认知情况调查 | 第19-23页 |
一 问卷调查内容与设计思路 | 第19页 |
1.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2. 问题设计思路 | 第19页 |
3. 调査实施情况 | 第19页 |
二 骑楼建筑在海口中学的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19-22页 |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2. 问卷调查结论 | 第22页 |
三 结论及建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骑楼建筑艺术课程教学对初中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 第23-29页 |
一 基于文化的目的 | 第23-25页 |
1. 培养初中生的文化素养 | 第23页 |
2. 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 第23-24页 |
3. 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意识 | 第24-25页 |
二 基于社会因素的层面 | 第25-29页 |
1. 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 | 第25-26页 |
2. 有利于学生自觉维护文化遗产 | 第26页 |
3. 传承骑楼建筑艺术从基础教育做起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骑楼建筑艺术课程开发基本原则 | 第29-39页 |
一 《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 第29-30页 |
1. 建国以来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建筑的内容研究 | 第29-30页 |
2.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 | 第30页 |
二 骑楼建筑课程开发原则 | 第30-31页 |
三 骑楼建筑课程开发内容 | 第31-36页 |
1. 骑楼建筑的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2. 骑楼建筑的艺术价值 | 第32-36页 |
四 骑楼建筑课程开发教学原则 | 第36页 |
1. 实践性原则 | 第36页 |
2. 审美原则 | 第36页 |
3. 视觉思维训练原则 | 第36页 |
五 骑楼建筑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 第36-39页 |
第四章 骑楼建筑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案例 | 第39-55页 |
一 案例一《风雨骑楼》 | 第39-45页 |
1. 教学设计思路 | 第39页 |
2. 教学目标 | 第39-40页 |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40页 |
4. 教具和学具 | 第40页 |
5. 教学设计 | 第40-41页 |
6. 教学内容 | 第41-44页 |
7. 学生作品分析 | 第44-45页 |
8. 教学结果分析 | 第45页 |
二 案例二《描绘家乡之美》实施 | 第45-49页 |
1. 教学设计思路 | 第45页 |
2. 教学目标 | 第45-46页 |
3. 教学设计 | 第46-47页 |
4. 学生作品展示 | 第47-49页 |
5. 教学结果分析 | 第49页 |
三 案例三《骑楼建筑中的雕刻纹样》 | 第49-55页 |
1. 教学设计思路 | 第49页 |
2. 教学目标 | 第49-50页 |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50页 |
4. 教学设计 | 第50-52页 |
5. 学生作品展示 | 第52-53页 |
6. 教学拓展 | 第53页 |
7. 学生作品展示 | 第53页 |
8. 作品分析 | 第53-54页 |
9. 教学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教学反思与展望 | 第55-57页 |
一 教学反思 | 第55-56页 |
二 研究局限 | 第56页 |
三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