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藏语系论文--越南语论文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23页
    0.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0.2 研究现状第13-18页
        0.2.1 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现状第13-16页
        0.2.2 越南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现状第16-18页
    0.3 研究范围第18页
    0.4 研究目的及任务第18页
    0.5 本文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第18-19页
    0.6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9-21页
        0.6.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0.6.2 语料来源第20-21页
    0.7 论文的结构框架第21-23页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第23-87页
    1.1 言语行为理论第23-28页
        1.1.1 言语行为的概念第23-24页
        1.1.2 言语行为的语用条件第24-26页
        1.1.3 言语行为的分类第26-27页
        1.1.4 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第27-28页
    1.2 祈使行为第28-31页
        1.2.1 祈使与祈使行为第28-29页
        1.2.2 祈使行为的分类第29-31页
    1.3 祈使行为中的“建议”行为第31-33页
    1.4 “建议”行为与情态理论第33-34页
        1.4.1 情态的概念第33页
        1.4.2 道义情态与“建议”行为第33-34页
    1.5 “建议”行为与礼貌理论第34-35页
        1.5.1 礼貌原则与礼貌策略第34页
        1.5.2 “建议”行为中的礼貌第34-35页
    1.6 “建议”行为与原型理论第35-36页
        1.6.1 原型理论概述第35-36页
        1.6.2 祈使行为界定中的原型理论第36页
    1.7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的界定第36-84页
        1.7.1 “建议”行为的界定标准第36-45页
        1.7.2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的形式标记第45-56页
        1.7.3 “建议”行为的界定方法第56-84页
    1.8 小结第84-87页
第二章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的直接表达手段第87-124页
    2.1 显性“建议”行为的语力显示手段第87-95页
        2.1.1 汉语的施为动词“建议”第87-89页
        2.1.2 越南语的施为动词“de nghi”第89-93页
        2.1.3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中施为动词的异同第93-95页
    2.2 隐性“建议”行为的语力显示手段第95-109页
        2.2.1 情态副词第95-99页
        2.2.2 句末语气词第99-108页
        2.2.3 动词重叠第108-109页
    2.3 类显性“建议”行为的语力显示手段第109-112页
    2.4 类隐性“建议”行为的语力显示手段第112-115页
        2.4.1 汉语的动词“让”第112-113页
        2.4.2 越南语的动词“de”第113-115页
        2.4.3 “让”与“de”的异同第115页
    2.5 “建议”行为的各语力显示项连用第115-121页
        2.5.1 M2模式中的连用情况第115-118页
        2.5.2 M1模式中的连用情况第118-121页
    2.6 小结第121-124页
第三章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的间接表达手段第124-146页
    3.1 隐含“建议”的疑问式第124-139页
        3.1.1 识别的标记第124-126页
        3.1.2 隐含“建议”的疑问类型第126-139页
    3.2 隐含“建议”的其他句式第139-142页
        3.2.1 隐含“建议”的陈述式第139-141页
        3.2.2 隐含“建议”的感叹式第141-142页
    3.3 影响间接“建议”行为理解和使用的语境因素第142-144页
    3.4 小结第144-146页
第四章 实施“建议”行为的礼貌策略第146-174页
    4.1 汉语和越南语“建议”行为中的礼貌策略类型第146-168页
        4.1.1 对听话人表示尊重第146-159页
        4.1.2 缩短社会关系的距离第159-161页
        4.1.3 拐弯抹角第161-163页
        4.1.4 凸显说话人的热情与真诚第163-165页
        4.1.5 各策略结合使用的情况第165-168页
    4.2 影响汉语和越南语“建议”策略的社会因素第168-171页
        4.2.1 面子威胁程度第168-169页
        4.2.2 熟悉程度第169-170页
        4.2.3 社会权势关系第170-171页
    4.3 小结第171-174页
结语第174-179页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74-177页
    二、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第177-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6页
致谢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材料复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下一篇:汉越空间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