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1-27页 |
1.1 美藤果种籽 | 第11-13页 |
1.1.1 美藤果植物学特征 | 第11页 |
1.1.2 美藤果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1.3 美藤果的种植及分布 | 第12-13页 |
1.2 美藤果营养成分及其功效研究 | 第13-20页 |
1.2.1 脂肪酸组分 | 第14-17页 |
1.2.2 蛋白质组分 | 第17-19页 |
1.2.3 其他微量组分 | 第19-20页 |
1.3 美藤果开发及应用 | 第20-22页 |
1.3.1 美藤果油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 第20页 |
1.3.2 美藤果蛋白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 第20-22页 |
1.4 立项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1.4.1 立项背景 | 第22-23页 |
1.4.2 立题意义 | 第23-2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9-44页 |
2.3.1 美藤果粕的组分分析 | 第29页 |
2.3.2 清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9-32页 |
2.3.3 蛋白质的营养性评价 | 第32-33页 |
2.3.4 清蛋白理化性质研究 | 第33-36页 |
2.3.5 清蛋白功能性质测定 | 第36-38页 |
2.3.6 清蛋白体外免疫学研究 | 第38-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94页 |
3.1 美藤果饼粕基本化学成分测定结果 | 第44页 |
3.2 美藤果清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44-52页 |
3.2.1 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法对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2 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对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2.1 超声波功率对清蛋白提取率的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2.2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6页 |
3.2.3 单因素试验 | 第46-49页 |
3.2.3.1 液料比对美藤果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3.2 提取温度对美藤果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3.3 提取时间对美藤果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4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49-52页 |
3.2.4.1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49-50页 |
3.2.4.2 模型验证性实验 | 第50-52页 |
3.3 清蛋白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第52-73页 |
3.3.1 清蛋白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 第52-56页 |
3.3.2 清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 第56-59页 |
3.3.3 清蛋白分子量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3.3.4 清蛋白等电点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3.5 清蛋白二级结构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3.3.6 清蛋白热变性温度的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3.3.6.1 圆二色谱测定 | 第66-68页 |
3.3.6.2 示差热量扫描测定 | 第68-70页 |
3.3.7 清蛋白表面疏水性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3.3.7.1 pH值对清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3.3.7.2 温度对清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7.3 盐浓度对清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3.4 清蛋白功能性质测定结果 | 第73-81页 |
3.4.1 温度对清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3.4.2 温度对清蛋白持水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3.4.3 温度和浓度对清蛋白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77页 |
3.4.4 温度对清蛋白持油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3.4.5 温度和浓度对清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81页 |
3.5 清蛋白体外给药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81-94页 |
3.5.1 清蛋白对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81-86页 |
3.5.1.1 清蛋白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81-82页 |
3.5.1.2 清蛋白与丝裂原共同作用对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第82-83页 |
3.5.1.3 清蛋白对脾淋巴细胞体外诱生IL-2 和TNF-α的影响 | 第83-86页 |
3.5.2 清蛋白对小鼠腹腔RAW264.7 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86-94页 |
3.5.2.1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清蛋白对RAW264.7 的毒性 | 第86-87页 |
3.5.2.2 清蛋白对未经LPS诱导RAW264.7 NO产生量的影响 | 第87-88页 |
3.5.2.3 清蛋白对经LPS诱导RAW264.7 NO产生量的影响 | 第88-90页 |
3.5.2.4 清蛋白对RAW264.7 吞噬功能的影响 | 第90-92页 |
3.5.2.5 清蛋白对RAW264.7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92-93页 |
3.5.2.6 清蛋白对RAW264.7 产生过氧化氢的影响 | 第93-9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94-102页 |
4.1 讨论 | 第94-97页 |
4.1.1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研究 | 第94页 |
4.1.2 清蛋白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94-95页 |
4.1.3 清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 第95页 |
4.1.4 清蛋白对小鼠体外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95-97页 |
4.2 结论 | 第97-100页 |
4.3 创新点 | 第100页 |
4.4 展望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2页 |
附录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