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1 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1.1.2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要求第15-16页
        1.1.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第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研究思路与意义第21-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22页
        1.4.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构建第23-35页
    2.1 翻转课堂第23-26页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第23页
        2.1.2 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第23-24页
        2.1.3 翻转课堂的基本流程第24-26页
    2.2 翻转课堂的相关支持系统第26-31页
        2.2.1 微课程第26页
        2.2.2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第26-29页
        2.2.3 网络学习平台第29-30页
        2.2.4 课堂进阶作业第30-31页
    2.3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第31-35页
        2.3.1 学习金字塔理论第32页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32-33页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3-34页
        2.3.4 掌握学习理论第34页
        2.3.5 数字化学习理论第34-35页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第35-39页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5页
        3.1.1 翻转课堂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第35页
        3.1.2 翻转课堂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的调查问卷第35页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第35-39页
        3.2.1 调查问卷的试测第35-37页
        3.2.2 调查问卷的实测第37-39页
第四章 翻转课堂应用现状的分析第39-51页
    4.1 整体状况第39-41页
    4.2 各维度状况第41-47页
        4.2.1 课前阶段第41-43页
        4.2.2 课中阶段第43-45页
        4.2.3 课后阶段第45-47页
    4.3 线性相关分析第47-48页
    4.4 人口学背景差异检验第48-51页
        4.4.1 性别第48-49页
        4.4.2 班级第49-51页
第五章 翻转课堂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的分析第51-62页
    5.1 整体状况第51-52页
    5.2 各维度状况第52-57页
        5.2.1 知识与技能第52-54页
        5.2.2 过程与方法第54-56页
        5.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56-57页
    5.3 线性相关分析第57-58页
    5.4 人口学背景差异检验第58-62页
        5.4.1 性别第58-60页
        5.4.2 班级第60-62页
第六章 翻转课堂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第62-73页
    6.1 实验的目的和对象第62页
        6.1.1 实验的目的第62页
        6.1.2 实验的对象第62页
    6.2 实验方法第62页
    6.3 实验的工具第62-63页
        6.3.1 学生测试试卷第62-63页
        6.3.2 教师访谈提纲第63页
    6.4 实验流程第63页
    6.5 翻转课堂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第63-70页
    6.6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70-73页
        6.6.1 学生化学成绩分析第70-71页
        6.6.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第71-73页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第73-79页
    7.1 翻转课堂实践研究结论第73-75页
        7.1.1 翻转课堂应用现状明晰第73-74页
        7.1.2 翻转课堂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明确第74-75页
        7.1.3 翻转课堂实验班化学成绩对比鲜明第75页
    7.2 翻转课堂的实施建议第75-78页
        7.2.1 精心准备,构建外部条件第75-76页
        7.2.2 多元评价,过程结果并重第76页
        7.2.3 加强实验,培养实验能力第76-77页
        7.2.4 甄别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第77页
        7.2.5 组建团队,实现资源共享第77页
        7.2.6 坚持反思,加快本土进程第77-78页
    7.3 研究反思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第82-9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纤维增强PC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连接性能研究
下一篇:圆柱薄壳的动力稳定性及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