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

汉语“本”的语义与语法发展及关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1.汉语量词与“本”第9页
        2.指示代词与“本”第9-11页
        3.介词与介词“本”第11页
        4.副词与副词“本”第11-12页
    (二)选题意义第12页
    (三)理论方法第12-13页
    (四)语料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量词“本”的形成及发展第14-21页
    (一)名词“本”的用法第14-16页
        1.本 1、本 2第14-15页
        2.本1与本2之间的关系第15-16页
    (二)名词“本”发展为量词第16-20页
        1.“本”称量草本植物的用法第16-18页
        2.称量书籍用法的“本”的形成与发展第18-20页
    (三)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指示代词“本”的形成及其原因第21-28页
    (一)“本”指代功能的来源第21-22页
    (二)“本”的指代功能的形成第22-24页
    (三)“本”指代功能的泛化第24-26页
    (四)方言“本”的指代功能第26-27页
    (五)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动词、介词“本”的形成及发展第28-36页
    (一)介词“本”的形成第28-33页
        1.动词“本”的形成第29-31页
        2.动词“本”的发展与介词“本”的形成第31-33页
    (二)“本着”的产生和词汇化第33-35页
    (三)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副词“本”的产生及其发展第36-43页
    (一)现代汉语副词“本”的特征第36-37页
    (二)副词“本”的产生及其发展第37-42页
        1.副词“本”的产生第37-38页
        2.副词“本”的发展第38-39页
        3.“本来”的产生和发展第39-42页
    (三)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结语第43-45页
    (一)结论第43-44页
    (二)不足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合肥市A社区为例
下一篇:SPLS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