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形近字使用偏误研究--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形近字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 第7页 |
·形近字现象的语料来源 | 第7-9页 |
第二章 形近字的类型统计 | 第9-12页 |
·从对应字数上分析 | 第9-10页 |
·一对一 | 第9页 |
·一对多 | 第9-10页 |
·多对一 | 第10页 |
·从形体结构上分析 | 第10-12页 |
·独体与独体形近字 | 第10-11页 |
·合体与合体形近字 | 第11页 |
·独体与合体形近字 | 第11-12页 |
第三章 形近字的字形分类 | 第12-35页 |
·笔画 | 第12-16页 |
·区别在于笔画的独体字和独体形近字 | 第12-16页 |
·区别与笔画相关的独体和合体形近字 | 第16页 |
·部件 | 第16-35页 |
·部件的增损 | 第17-27页 |
·既有部件增损又有笔画区别的形近字 | 第27页 |
·部件的形似 | 第27-34页 |
·由形似部件和部件增损构成的形近字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直接经验 | 第35页 |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 第35页 |
·几种可能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35-38页 |
·学习情境中的迁移说 | 第35-36页 |
·记忆储存与提取的痕迹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针对形近字的教学策略 | 第38-41页 |
·形近字的类型教学 | 第38页 |
·形近字的部件教学 | 第38-39页 |
·形近字的区别教学 | 第39页 |
·形近字的趣味教学 | 第39-41页 |
·联想法 | 第40页 |
·顺口溜法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