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一) 组织结构扁平化大行其道 | 第12-13页 |
(二) 雇佣关系、心理契约蜕变 | 第13-14页 |
(三) 网络社会迅速崛起 | 第14-15页 |
(四)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出现 | 第15-16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一) 探索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情况 | 第16页 |
(二) 探索助力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成功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三) 探索企业、个人层面与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 | 第17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一)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二)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8页 |
五、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七、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 理论分析法 | 第20页 |
(二) 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第21-3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一、职业生涯 | 第21页 |
二、职业生涯发展 | 第21-23页 |
三、职业生涯路径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国外典型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4-31页 |
一、传统的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4-25页 |
二、双阶梯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5-26页 |
三、多阶梯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6页 |
四、三维圆锥模型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6-27页 |
五、行为职业生涯路径模式 | 第27-28页 |
六、横向职业生涯技术路径模式 | 第28-29页 |
七、国外职业生涯发展新趋势对职业生涯路径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职业生涯路径模式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31-3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二、国内研究不足 | 第32-34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阐述 | 第34-37页 |
一、新员工参加工作具体时间维度 | 第34-35页 |
二、新员工所属职业探索期维度 | 第35页 |
三、新员工特征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38-44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一、新员工生涯路径变动次数与获得晋升负相关 | 第38页 |
二、新员工生涯路径变动相关性与获得晋升正相关 | 第38页 |
三、企业路径制度实施效果与变动次数负相关、变动相关性正相关 | 第38-39页 |
四、新员工职业探索与路径变动次数负相关、变动相关性正相关 | 第39页 |
五、新员工职业能力构建与路径变动次数负相关、变动相关性正相关 | 第39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39-41页 |
一、新员工个人相关基本信息分量表 | 第39页 |
二、新员工职业生涯路径变动信息分量表 | 第39-40页 |
三、企业组织职业生涯路径设计措施信息分量表 | 第40-41页 |
四、新员工个体职业生涯探索信息分量表 | 第41页 |
五、新员工职业能力发展信息分量表 | 第41页 |
第三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 第41-42页 |
第四节 统计方法运用 | 第42-43页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2-43页 |
二、因子分析 | 第43页 |
三、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页 |
四、相关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统计数据分析与相关性检验 | 第44-88页 |
第一节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44-60页 |
一、克伦巴赫系数信度检验 | 第44-45页 |
二、内容效度检验 | 第45-51页 |
三、结构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第51-60页 |
第二节 新员工职业生涯路径变动信息量表的统计描述分析 | 第60-63页 |
一、新员工工作年限分布 | 第60页 |
二、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次数分布 | 第60-61页 |
三、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范围分布 | 第61页 |
四、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相关性 | 第61-62页 |
五、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晋升层级数 | 第62-63页 |
第三节 不同样本下的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一、两样本的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相关性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二、两样本的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次数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三、两样本的新员工工作年限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四、两样本的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范围对比分析 | 第66页 |
第四节 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与变动相关性的相关性检验 | 第66-76页 |
一、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次数分析 | 第68-70页 |
二、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动相关性分析 | 第70-72页 |
三、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晋升分析 | 第72-76页 |
第五节 企业职业生涯路径设计实施与两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 第76-80页 |
一、不同企业类型的F_c1、F_c2、F_c3 因子均值比较 | 第77页 |
二、F_c1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的影响 | 第77-79页 |
三、F_C2、F_C3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第六节 新员工职业探索与两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 第80-84页 |
一、F_E1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二、F_E2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81-83页 |
三、F_E3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83-84页 |
第七节 新员工职业能力构建与两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 第84-86页 |
一、F_A1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84-85页 |
二、F_A2 因子对新员工路径变动次数、路径变动相关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企业新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管理策略 | 第88-98页 |
第一节 新员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管理策略 | 第88-94页 |
一、应尽量减少职业生涯路劲变动次数 | 第88-89页 |
二、注重提高职业生涯路劲变动的相关性 | 第89-92页 |
三、从已获得晋升的新员工生涯发展中获益 | 第92-93页 |
四、关注自己的职业探索与职业能力构建 | 第93-94页 |
第二节 企业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管理策略 | 第94-97页 |
一、更多关注新员工离职行为 | 第94-96页 |
二、完善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相关的制度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附录 | 第102-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